近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了公布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名单的公告,珠三角有48个产品上榜。
南方+梳理发现,其中,广州、东莞各5个,深圳、珠海、惠州、中山、肇庆各3个,佛山11个,江门以12个位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手信,是一座城市可移动的“名片”,看看你会带上哪些小可爱送给亲朋好友呢~
珠三角手信哪家强?(可多选) 广州:《春曦》海棠型广彩套杯等 深圳:《为人民服务——胜利杯》瓷杯等 珠海:何叔公鸭扎包等 佛山:西樵大饼等 惠州:罗浮山百草油等 东莞:莞草笔筒等 中山:咀香园粒粒杏仁饼等 江门:罗氏柑普茶等 肇庆:传统裹蒸粽等 提交
广州
《春曦》广彩套杯。
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清代海上丝绸之路亮丽的文化名片之一。
广彩蕴含着一种吉祥文化,经常用到吉祥元素。《春曦》广彩作品套杯造型优雅,寓意吉祥。一杯一碟,图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一杯一碟,相亲相爱,一辈子的陪伴。
入选产品:致美斋天顶头抽酿造酱油、洲星马蹄糕、小凤饼、《平安葫芦》榄雕、《春曦》海棠型广彩套杯
深圳
《为人民服务——胜利杯》瓷杯。
永丰源以非遗传承“满堂红”烧制技艺呈现中国红,推出“胜利”系列瓷杯,用中国瓷致敬红色经典,用“深圳制造”工匠精神致敬百年峥嵘红色精神。从“深圳瓷”到“中国瓷”,再到“世界瓷”,永丰源多次承揽国宴用瓷,在传承中国千年瓷器工艺的基础上,也汇聚了科技力量、制作人才,是深圳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体现。
入选产品:《为人民服务——胜利杯》瓷杯、粤式酥饼、太极八卦拍
珠海
横山鸭扎包。
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一百余年。2013年12月,横山鸭扎包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鸭扎包含括鸭脚包、鸭下巴包和鸭翼包,其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它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
入选产品:何叔公鸭扎包、官酿梅子酒 (32%Vol)、风味鲈鱼
佛山
西樵大饼。
西樵大饼是佛山乃至广东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作为“广东四大名饼”之一,其制作工艺有500多年历史,生产工序极为严格。因其需用西樵山清泉才能制成松软香甜的大饼,故被称为“西樵大饼”。西樵大饼制作技艺在2010年被列为南海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被列为佛山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产品:粤韵青梅酒、得心斋扎蹄、盲公饼、顺德红清雅白酒(33%Vol)、海天黄豆酱、西樵大饼、大良蹦䖢、公兴隆芝麻饼、《夜暖花明》香云纱功能围巾、藤编手提篮、岭南醒狮系列文创
惠州
罗浮山百草油。
罗浮山百草油由近百味罗浮山特色道地药材组方而成,故名“百草油”,对头痛头昏、无明肿毒、蚊虫叮咬、晕船晕车、跌打肿痛等多种病状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岭南一带流传着“百草精华百草油,百姓良药百姓求”的说法。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惠州市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入选产品:罗浮山百草油、东江万户纯糯米酒、陈皮梅
东莞
莞草笔筒。
莞草编织技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东莞也正因莞草而得名。改革开放前,东莞以草织品为主的手工编织业相当发达,莞草及相关手工编织品成为当时不少东莞人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和支柱产业。近几十年来,塑料制品的普及令传统莞草编织行业从主流走向边缘,但其生命力依然旺盛,除了草席、草绳、草辫等传统品类,随着技艺和理念的更新发展,又增添了草篮、草盒等新品种,莞草笔筒也是其中之一。2007年,莞草编织技艺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入选产品:莞草笔筒、贵妃荔枝饼、《福禄满堂》腊味礼盒、千角灯3D拼图、薰月系列盘香
中山
咀香园杏仁饼。
杏仁饼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小吃,以绿豆粉、白砂糖、水、糖为主要原料。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始创于1918年,其产品杏仁饼成为粤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认可的“正宗中山特产”。产品中,“粒粒杏仁饼”在杏仁饼原有的基础上添加粒状杏仁,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入选产品:咀香园粒粒杏仁饼、石岐米酒(32%Vol)、《金玉满堂》陶瓷摆件
江门
罗氏柑普茶。
罗氏柑普茶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皮制作而成,为道光廿七年(1847年)棠下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的完美结合,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柑普茶。
入选产品:新宝堂十年新会陈皮、罗氏柑普茶、嘉乐城冬翅酥、李锦记蚝油、恩平濑粉、五邑财记外海面、簕菜茶、白沙茅龙笔、新会烙画葵扇、镇濠泥鸡、邑祥陈皮精油、东艺宫灯文创
肇庆
裹蒸粽。
作为肇庆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裹蒸粽不仅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在岭南地区,甚至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十分出名。传统裹蒸粽用精选的本地糯米、绿豆、半肥瘦猪肉作馅,加少许香料,用肇庆农村特产的冬叶包裹,放在大甑或铁桶(锅)中加水熬煮10小时,其甘香软滑,吃后齿颊留香。
入选产品:传统裹蒸粽、德庆贡黄茶、《肇庆有礼》文创
珠三角“手信”哪家强?你也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你家乡的特产风物吧~
【整理】林双英 招凤仪 李菀瑄
【统筹】黎詠芝 罗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