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湾区“超级主战场”呼之欲出

南方+ 记者

11月28日10时15分,随着最后一方压舱混凝土浇筑完成,备受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跨江跨海通道背后,“1小时经济圈”也将在大湾区雏形渐显。

03:33

(深中通道全线贯通,时长共3分33秒)

作为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重要一横,明年建成通车后,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跨海跨江通道,在为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将为沿线城市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发展空间、想象空间。”广东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承载着增强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期待,深圳的“向西辐射”一直因珠江口交通制约而受限。如今伴随着交通壁垒的逐步击破,东西两岸从交通,到产业,再到文化都将互促共进,加速融合。在频繁上演的东西两岸“双向奔赴”中,“深中同城”将最先成为现实。

伶仃洋上架“天路” 

海底隧道筑“长城”

2016年12月28日,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迎着疾风险浪,上万名建设者奋斗7年,在伶仃洋上建起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铺设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造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正是这海上架天路、海底筑长城、海中生双岛等一个又一个基建奇迹,让伶仃洋从“叹伶仃”到“叹巨变”。

走进海底隧道,只见大大小小的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数百名建设者正忙着安装隧道防火板、装饰板及相关机电设施等。在双向八车道中间的中管廊,中铁十二局深中通道项目机电一标的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管线安装和消防、排烟设施施工。同时,桥梁工程路灯、护栏、伸缩缝安装正有序推进中。

在桥面施工现场,摊铺机列队行进,压路机来回穿梭,建设者正进行钢桥面铺装。据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15合同段项目部总工程师毛浓平介绍,建设团队实施全环节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计划明年初完成桥梁工程的路面铺装,同步开展隧道内路面沥青铺装。

在伶仃洋大桥270米高的桥塔旁,建设者正操作塔吊运送材料。“下一步,伶仃洋大桥桥塔顶上还会安上一个‘大帽子’——塔冠,主要用来保护主缆,塔身内还要安装未来用于检修维护的电梯,之后我们还有全线防腐涂装施工等,这些都是项目通车前要完成的重要建设任务。”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深中通道建设者正全力推进房建、机电及附属工程建设,向2024年建成通车目标冲刺。待明年通车后,从中山到深圳,将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深中联通释放“强动力” 

黄金内湾驶向“快车道”

纵观世界几大湾区,建桥行动从未停止。在湾区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中,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深中通道将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最高效连接的通道。

珠江口东岸以深圳为代表,人均GDP近3万美元,产业科技含量、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表现优异。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与深圳形成了一定落差,两岸发展长期处于“东强西弱”格局。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向西拓展的通道将被彻底打通,珠江口沿岸的区域交流将形成闭环,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将在珠江口沿岸自由流通。

在珠江碧波之上,中山翠亨新区深圳宝安轴心相连,东莞滨海湾新区与宝安无缝衔接,共同形成未来“黄金内湾”强劲的动力源。作为深中通道珠江东岸登陆口,深圳宝安在珠江三角洲产业链多个关键领域都有布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7061 家,稳居全国区县级第一。另一个“东承”桥头堡,是中山翠亨新区。其新能源产业基础良好,形成了“风电、氢能”为主导“光伏、储能及核能”为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将视线转向一家企业——鸿利达集团。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它1988年起源于香港,1993年在深圳创立首个营运基地,2014年在中山市设立第二个基地。从鸿利达中山的厂房向窗外看去,深中通道近在咫尺,通道开通后预计30分钟即可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交通极为便利。不久前,集团多位顾问往返于香港与深圳、中山,充分调研,完成了公司转型升级的流程再造。

“黄金内湾”更高频的产业合作和商贸沟通,正由蓝图逐渐变成现实。

深中通道东岸登陆口

湾区“超级主战场”加速形成

未来,由西向东驾驶在深中通道上,经过6845米长的海底隧道,一幅繁忙的城市景观将展现在你眼前:蓝天之下,飞机低空滑翔;碧海湾畔,轮船劈波前行;沿江高速上,车辆往来熙熙攘攘;绿树掩映中,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夕阳的余晖……这里是宝安,深中通道东岸登陆点所在。

深中通道开通后,宝安本身的“枢纽”特征将被进一步扩大:国际会展中心、海洋新城、“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布局于此,是深圳畅通“双循环”功能的强劲支点;拥有“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深圳引领湾区发展的必经通道;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便捷地串联起湾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

其中,产业将是宝安发挥“引领”角色的领域。今年前三季度,宝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95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638.65亿元,居深圳各区首位,占比超全市五分之一;深圳“20+8”战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中,有“17+2”在宝安部署,6 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61家,连续六年居全国县区级第一。

今年6月,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区·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深圳、中山首次联手面向全球开展产业链招商。会上,位于宝安区航城街道的九围国际总部区首次“亮相”。

九围国际总部区是深圳正在大力推动建设的临空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市重点谋划的总部集聚区之一,将建设面向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机构的“总部院子”。“我在九围逛了一圈,这里环境很好、很有潜力。”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华南董事会主席高志豪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后将加快深圳、中山两地融合发展,增强两地的投资吸引力,他很看好两地未来的发展前景。

此次“双城携手”的跨洋合作,也为湾区一体化经济腾飞创造更多想象空间。


【撰文】许懿  王悦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