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低碳校园 | 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以“小奶盒”引领环保“大行动”

深分类
+订阅

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积极响应,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成立了专门的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并在全校展开了垃圾分类工作以及开展相关活动。

组织分享会互学共长 

动员教师引领示范

引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教师的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必不可少,于是学校定期组织教师们开展办公室垃圾分类分享会,各年级的教师们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组织班级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的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后续更好地带领班级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奶盒回收行动提供了学习借鉴。

老师在垃圾分类经验分享会上介绍牛奶盒的回收价值

教师们正在清洗、晾晒、回收奶盒

开展校内多元活动

促进师生广泛参与

每天的用餐时间,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的同学们都会收到一份学生奶,全校师生共计3000余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盒牛奶计算,每年在校期间可以消耗超64万盒牛奶,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让学校意识到开展奶盒回收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于是,学校以校园中最常见的且最容易给人们带来分类困惑的物品——“奶盒”作为出发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奶盒回收行动,向全校师生普及奶盒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并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到奶盒回收行动中来,为建设节约减量型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每到午餐午休时,各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整理清洗喝完的牛奶盒、统一晾晒至指定位置,接着由值周的志愿学生进行统一回收至牛奶盒回收箱,最后由相关人员收运走。

目前

开展奶盒回收行动

已成为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

学子们的常态

晾晒在校园一角的奶盒

也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奶盒回收行动,学校还不定期组织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废纸回收箱制作活动、垃圾分类主题黑板报......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吸引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体验过程中,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全体师生都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联动学校-家庭-社区

传递环保新风尚

不局限于校园内,学校还组织活动让同学们将垃圾分类理念带出学校,将践行环保的氛围延伸至家庭、社区。

学校积极动员学生把垃圾分类环保理念带回家,通过让家长们协助孩子在家拍摄垃圾分类视频,填写孩子从学校带回来的垃圾分类家庭测试卷,从而使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并加入到垃圾分类实践中来。

社区也成为了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学生们践行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教师党(团)员代表、学生团员代表一起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不仅如此,同学们走进社区垃圾分类点进行“桶边督导”,指引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同学们还一起走进社区、商圈等场所,向来往市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将垃圾分类理念带给更多的人知晓。

2021年11月1日起,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开始使用并推广“环保银行”,鼓励学生注册申请账户,进行自主登记,用积分来记录他们的环保行为。截至目前,“环保银行”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支行名下的账户数量已达1523个,账户中累计有20361.75碳积分,投递总重量达61,672kg

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发起的奶盒回收、垃圾分类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助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习惯,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践行节约减量绿色生活的理念,以“小手拉大手”逐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接下来

深圳大学附属坂田学校

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

开展以奶盒回收、

垃圾分类等多种主题的环保活动

进一步提升校园垃圾分类的效率

并帮助全校师生更好地理解和

践行垃圾分类理念

为美丽校园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