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鸟叔”们:开荒植绿,打造“鸟的天堂” | 绿美守护者

南方农村报

受访者供图

大白鹭、苍鹭、草鹭、黑脸琵鹭……进入初冬,广东迎来最美观鸟季。随着南迁的候鸟陆续抵粤,各地滩涂地、湿地公园、海岸线纷纷上演“万鸟齐飞,候鸟欢歌”的壮观景象。

南迁的候鸟陆续抵粤。受访者供图

南迁的候鸟陆续抵粤。受访者供图

在佛山鹭园,南迁而来的鹭鸟时而觅食嬉戏,时而悠然翱翔,天刚蒙蒙亮,冼铨辉就早早起床在鹭园周围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在湛江桃花岛,成千上万只鹭鸟在红树林湿地觅食筑巢,梁一元正忙着修补因台风和洪水坍塌的观鸟路和人工养鱼池。

在珠海鹭鸟天下,苍鹭、雁鸭等大批候鸟十月底就已到访,落脚“歇息”准备越冬,梁华坤穿梭在林间,检查隔离带,修复滩涂湿地。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候鸟,打造“鸟的天堂”,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鸟叔”。

02:06

广东“鸟叔”们:开荒植绿,打造“鸟的天堂” | 绿美守护者

受访者供图

 爱鸟 

荒地变身“鸟的天堂

1998年,经营着一支搭建棚架施工队的冼铨辉,在佛山顺德鸡洲村租下了一片地,种下了150亩竹苗。原本只是想种植竹子作为搭棚原材料,却不承想从此与鹭鸟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几次补种,竹林日益成型,冼铨辉发现,开始有白鹭在繁茂的竹林周围活动,到了冬天,更是有一群候鸟在竹林停了下来觅食安家,这让从小就喜欢鸟类、亲近大自然的冼铨辉十分惊喜。为了保护鹭鸟的栖息地,他逐渐减少砍竹,承包下的这块湿地也慢慢成为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翠绿点缀。

从荒地到鹭鸟天堂,这条路冼铨辉一走就是24年。为了方便南迁候鸟长途跋涉后进食,他承包了几个小鱼塘,每年投放鱼苗;为了解决偷猎情况,同时减少人类进入竹林打扰鸟类生活,他围绕鹭园挖了一条1000多米的“护城河”;为了方便游客和学生们观鸟,他搭建了15米高的简易观景台……冼铨辉为鹭园倾注了全部心血,经过20多年的精心养护,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鹭鸟天堂,常年吸引超3万只鹭鸟在此安家。

顺德鹭鸟天堂。受访者供图

顺德鹭鸟天堂。受访者供图

湛江廉江也同样有这样一片鹭鸟的小天地,从江中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桃花岛”。与冼铨辉的“无心插柳”不同,梁一元自小就有守护鸟类的梦想。受父亲影响,梁一元从小就爱鸟、亲近鸟,2007年,他承包了安铺镇下河插村老村场一块60亩的荒地,自筹资金建设了非营利性的候鸟保护基地。

十几年间,在这片咸滩涂上,梁一元规划种植红树林,建设了生态廊道、动物通道、人工洞穴、巢箱等设施,将桃花岛打造成了候鸟栖息地,越来越多的鸟儿在岛上停歇,觅食、筑巢、育雏。“一开始只能用竹排通过水路方式才能进入桃花岛,现在已经建好了一条小路,岛上还挖了3个备用的人工养鱼池。”在梁一元的努力下,桃花岛如今已经大变样,除了“鸟叔”这个称呼,当地人还称他为“桃花岛岛主”,这让他无比自豪。

桃花岛上栖息的候鸟。受访者供图

桃花岛上栖息的候鸟。受访者供图

十几年如一日爱鸟护鸟的“鸟叔”,还有想让家乡美起来、富起来的梁华坤。2009年在外打拼出“第一桶金”的他毅然回到小村庄,在珠海市红旗镇三板村开荒、种树、保育鹭鸟,在荒废的滩涂湿地上开辟出了“鹭鸟天下”。

如今“鹭鸟天下”已成为珠海最大的水鸟繁殖栖息湿地之一,核心区面积达600亩,整个湿地占地面积超2000亩,鹭鸟常年保有量超30万,每年有超过10万只鹭鸟宝宝在此出生。

“这些鸟儿,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梁华坤说,他们正积极修复300亩滩涂湿地,今年计划收留越冬候鸟约10万只。

每年有超过10万只鹭鸟宝宝在鹭鸟天下出生。受访者供图

每年有超过10万只鹭鸟宝宝在鹭鸟天下出生。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护鸟 

与鸟为伴,经年守护

候鸟春去秋来,已与冼铨辉相伴二十余载。他每月有25天都在鹭园,剩下的时间还经营一些大棚搭建工作。“我一般五点多就起床了,有的时候围着鹭园巡逻一圈,有的时候就上高楼看看情况,候鸟来的季节我也会在角落蹲守十几分钟,观察鸟类种类数量。”这么多年来,清晨起床观察鹭鸟,已经成了冼铨辉的习惯,早饭后他还会在鹭园内仔细巡护一圈,“还有几个工友跟我一起在鹭园帮忙,维护鹭鸟的栖息地,驱赶非法捕猎和扰鸟的人”。

冼铨辉在鹭园内修复标语条幅。刘涵 摄

冼铨辉在鹭园内修复标语条幅。刘涵 摄

今年6月,顺德区政府首次对外发布云鹭片区规划,这个长达15年的开发计划,将依托现有的“鹭鸟天堂”打造“从公园里生长出来的城市”,“鹭鸟天堂”也将从原有的7公顷扩大至100公顷,打造鸟类友好城区。据了解,开发计划分四期建成,其中以云鹭湿地公园为核心,近期将展开2.88平方公里首开区建设工作。

“前期政府做了很多生态监测、园区规划、环境了解等工作,现在地基钻探的工作也基本完成了。”冼铨辉十分感谢当地政府对鹭园的重视,目前各方面工作顺利推进中,他对未来的“鹭鸟天堂”充满期待。

与鹭鸟们相伴的日子是轻松快乐的,但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最近,梁一元正忙着修复台风和洪水带来的“烂摊子”。

“为了方便观鸟,我们自费修建了观鸟路,还筹建了一间候鸟文化室,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候鸟知识,不过受到7月的台风和10月的洪水影响,观鸟路和人工养鱼塘都有一部分坍塌,候鸟文化室也受到影响,还有一些树木折断了。”谈到天灾,梁一元连连叹气,折断的树木上有不少鸟巢,受到惊吓的鸟儿可能会另寻他处过冬。“这些也会影响到今年越冬候鸟的数量。”这段时间,梁一元和儿子女婿三个人每天都在岛上忙碌,利用四处收购来的土方做修复工作。“希望能尽快修复好桃花岛,让远途跋涉而来的候鸟安稳越冬。”

为了呼吁大家保护候鸟,梁一元制作了“伤鸟即伤我”的标语牌。林伊晴 摄

为了呼吁大家保护候鸟,梁一元制作了“伤鸟即伤我”的标语牌。林伊晴 摄

梁华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鹭鸟保育工作。“我们在不断扩大志愿者群体,加强环保队伍力量,与高校合作,探索建立绿色使者等环保志愿组织,但还是有一些困难存在。”梁华坤坦言,自愿参与鸟类保育的志愿者还是太少了,目前“鹭鸟天下”在鸟类保育、基地设施设备完善等方面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坚持做护鸟工作是我的一份情怀,也是我的社会责任感。”谈到未来的发展,梁华坤说,希望能够把“鹭鸟天下”打造成“个人运营、政府帮扶、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人加入生态保育事业。

梁华坤介绍鹭鸟天下情况。邓宝盈 摄

梁华坤介绍鹭鸟天下情况。邓宝盈 摄

受访者供图

生态环境建设,人人都是践行者。正如冼铨辉所说:“护鸟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候鸟创造更适宜的生态环境。”

今年10月,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掌上践行的便捷通道,可以足不出户植绿护绿。

平台开设了“一起来认捐”“一起来绿动”“一起畅游绿美广东”等多个功能模块,还有认捐认养、绿美赛事、以图识树、小绿书等功能分区,其中,“认捐认养”是核心功能,支持公开捐资、匿名捐资等多种形式,目前已上线“6.30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我为家乡添片绿”公益募捐项目。

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一枝一叶建设绿美广东。快来扫码“充植”,一起为鹭鸟天堂保驾护航。

受访者供图

【记者】刘涵

【视频】刘涵 林伊晴 邓宝盈 段凤桂

【海报】姚倩智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肖婉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