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近一个月来中大文史哲领域痛失三位知名教授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11月27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知,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先生于2023年11月26日逝世,享年84岁。近一个月来,中大文史哲领域已有三位教授逝世。

10天前,中山大学历史系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家有先生,于2023年11月16日辞世,享年86岁。讣告称,林家有教授的辞世,是中山大学和史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永远缅怀他”。

更早的10月23日,中山大学哲学系发布讣告,教授刘歌德先生于2023年10月21日去世,享年88岁。

三位教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留下了不菲的“财富”。

叶春生:开创岭南民俗学派

林家有

叶春生是中国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培养的三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之一。他长期从事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与研究,代表作品有《区域民俗学》《岭南俗文学简史》《民间文艺学教程》《岭南民间文化》等,被誉为岭南民俗学派的主要倡导者和建设者。

叶春生也是中山大学民俗学科发展的见证人。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中大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向唯一一位任课老师,他自掏腰包设立“振兴中山大学民俗奖”,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刊印成书。

“作为一位沉潜乡间田野的民俗学者,叶老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的思想和学说却能借助学生、借助文字,穿越时空而流播天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这样评价叶春生。

林家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

林家有

林家有是蜚声中外的孙中山研究学者,他痴心学术近六十载,代表作品有《辛亥革命运动史》《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孙中山与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孙中山评传》《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孙中山国家建设思想研究》等,并参与《孙中山全集》《复兴文库》等国家重点文献编撰工作。

1999年,林家有编写的《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评为教育部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后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

“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毫不动摇的使命感,没有坐冷板凳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很难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林家有曾在访谈中提到,做学问同做其他工作一样,必须要有传承和拓展。

刘歌德: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发展

林家有

刘歌德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1961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该校研究生。1964年分配到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参加《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等教材和学术著作编写工作。主要著有《列宁<哲学笔记>若干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社会发展大连势》等。

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数十家报刊发表多篇文章,如《生产力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三个标准与“三个代表”》等,提出了独立思考的真知灼见。

他曾获得广东省首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广东哲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等奖项。

南方+记者 刘汉能

编辑 彭奕菲 张志超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