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追风者穿眼探测:冲向风眼57次,驾驶舱挡风玻璃曾碎裂

南方都市报
+订阅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和香港天文台11月24日举行联合记者会,介绍早前利用下投式探空系统进行的热带气旋侦察任务。

目前,飞行服务队“挑战者605”共出动57次,收集了38个热带气旋的气象数据,包括2017年台风“山竹”、“天鸽”及近月的台风“苏拉”和“小犬”。


9月份定翼机到台风“苏拉”

附近收集气象数据

据介绍,2023年9月1日上午9时,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派出一架定翼机到台风“苏拉”附近收集气象数据。定翼机逆行飞往台风所在位置“追风”,传回清晰的“苏拉”风眼图。

该飞行服务队执行“热带气旋侦察”任务时,会按天文台提供的指定坐标位置和高度投放下投式探空仪,收集热带气旋气象数据。探空仪在下降过程中会记录不同位置的风向、风速、温度、气压、湿度等资料,供天文台作后续分析之用。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早前于台风“苏拉”和“小犬”袭港期间,曾派出“挑战者605”号定翼机,按照天文台提供的指定坐标位置及高度投放下投式探空仪,收集热带气旋气象数据,提高对台风的监测及防台能力。当时,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向风而行的行动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一些强度较大的台风

才会被实施穿眼探测

“我们对台风的观测,一般始于卫星反演数据。”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庭辉介绍,台风在远洋的热带海面上形成,人们很难第一时间精细地了解它的规模、结构等,我们一般利用卫星反演数据进行估算,但卫星反演数据的分辨率相对较低,用它们来预测台风的强度和路径,会有比较大的误差。

穿眼探测是驾驶飞机穿越台风风眼,在台风的关键区域下投无线电探空仪,获取台风内部大气参数和三维结构的第一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对台风进行定强(强度)、定尺(尺度)和预测。

我国沿海地区从十余年前开始关注相关的工作,尤其是面临一些强度较大的台风,只有有人飞机具备进入台风眼探测的能力。有人飞机在续航时间、抗压能力等方面都占据优势,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当然,也并不是每个台风都能享受被探测的待遇。一些强度较大、可能对人们造成严重威胁的台风,才会被实施穿眼探测。


一次任务投下10-15个探空仪

每次飞行约3小时

2016年起,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与香港天文台开始合作,并利用下投式探空仪监察热带气旋。该系统于2016年9月首次执行任务,在台风“鲇鱼”横过南海北部期间出动,并成功执行下投任务。此后,当热带气旋进入南海并可能影响香港时,香港天文台会按需要派遣定翼机挑战者605号前往收集气象数据。一次任务通常会在香港飞行情报区内投下10-15个探空仪,每次飞行约3小时。

“下投式探空仪是一种装有仪器和传感器的气象设备,并附有一个小降落伞。探空仪会从高空投放,慢慢降落到地面。在下降过程中,探空仪会收集位置和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将数据发回飞机。”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表示,下投式探空仪任务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帮助天文台进行热带气旋监测和预报,使公众和当局能够在风暴期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安全。尽管从热带气旋内部收集数据是很危险,但下投式探空仪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收集重要的天气数据。

系统引入至今,政府飞行服务队“挑战者605”共出动57次,收集了38个热带气旋的气象数据,包括2017年台风“山竹”、“天鸽”及近月的台风“苏拉”和“小犬”。


下投式探空系统更安全

但任务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一级机师(定翼机)陈绮玲机长表示,下投式探空系统比以往直接派飞机进入热带气旋中心范围收集数据更安全和有效,但任务仍存有一定风险。比如过程中仍有机会遇上气流、冰雹和结冰等,而打开投放装置操作闸门也是危险因素之一,有机会引致机舱失压。

“面对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非常重视对机组人员的训练,他们执行任务前要接受相关训练和考核。”陈绮玲说,执行任务遇紧急情况时机组人员或只有30至60秒作出反应。而在7月台风“泰利”期间,机组遇到过真实的“惊险一幕”,当时驾驶舱左边挡风玻璃怀疑被外物击中,引致玻璃碎裂,虽然仪表显示机舱气压正常但仍存风险,于是机组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戴上氧气罩和紧急下降,最后安全着地。“这反映了同事的专业水平和平时紧急情况应对的训练成果。”遇上机舱失压或其他紧急情况,机组人员必须作出即时反应,甚至需要中止任务。

据介绍,参与探空任务的飞行服务队人员有多年远程搜救经验,任务前也要接受相关训练和考核,了解任务的目的、下投程序以及紧急情况应对等,每年风季前他们都要重温相关程序。

观点

利用下投式探空系统可收集大气中不同高度的第一手气象资料,补充传统海面气象观测的不足,帮助天文台分析热带气旋的强度和三维结构。收集到的数据也会用于计算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有助于提高预测热带气旋的能力。

——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航空气象数据分析组)张冰


整合:陈欣

采写:GDToday记者 陈晨 南方+记者 陈彧 吴彬彬

来源:中新网 大湾区之声 光明网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  

图片来源:大湾区之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