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东莞茶点制作技艺”和“中医清宫正骨”的长足发展,11月24日晚,“东莞茶点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詹树安和“中医清宫正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郭石磊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传习区举行收徒仪式。
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何超群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举办非遗传承收徒仪式是为了承于前人之精艺、启后世之繁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多年来,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与传承工作,不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标准与管理制度,增强传承人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传承传播能力,推动传承人能力朝着更全面、更系统方向发展。希望通过本次拜师仪式,各位新入列的入室弟子和入门弟子,传承好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传承东莞茶点制作技艺,培育非遗后辈力量
东莞茶点制作技艺,源于东莞本地的茶点文化,是一种将面粉、油、馅料通过热加工烘烤成型的茶点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詹树安,自2014年起,先后收徒黄建德、邵杰等人,徒弟内包含企业创办者、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多名,遍及10多家企业,形成新一代传承群体,在各自企业、行业大力推广东莞茶点制作技艺。
19时30分,“东莞茶点制作技艺”收徒仪式正式开始,师父詹树安、师母张秀云上台入座,10位新徒弟集体宣读拜师帖,头顶拜帖行拜师礼,立人立德,感念师恩。师傅詹树安赠语:勤修德行,敬业尊师,努力学业,力图圆满完成学业,早日成才。
传承中医清宫正骨技艺
延续百年传统手法
中医清宫正骨学起源于蒙医正骨,其在清朝时期流入宫廷,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而自成流派。第四代传承人郭石磊,在东莞南城开设东莞清正堂中医诊所,并积极开展中医清宫正骨教学,现有正式徒弟23名,传授弟子合计约上千人次。自2019年开诊以来,诊所惠及市民数万人;2010年以来,前往国内外开展义诊活动十余场,诊治人数超两百多人;开展“中医清宫正骨”公益讲座9场,惠及近千人。
“中医清宫正骨”收徒仪式,师父郭石磊、师母李红芳上台入座,22位新徒弟按照中医传统拜师礼仪,郭石磊师父赠语:刻苦学习,尊师重道,团结互助,传承中医清宫正骨之技艺,永续匠人之精神,发扬民族之文化。
完善传承人管理制度,建立非遗传承人传承体系
此次仪式恢复传统收徒礼的流程,通过敬献拜帖、行奉茶之礼、送束脩礼,发扬了尊师重道的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举措,进一步推动省级非遗项目“东莞茶点制作技艺”和“中医清宫正骨”的传承与传播。
为培养好传承人,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项目保护单位南城文化服务中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以体系建设为基础,健全非遗政策体系;以健康管理为抓手,完善传承人健康服务体系;以传承发展为目标,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传承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蓬勃发展。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推动非遗传承人队伍健康发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