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千年传统文化的版图中,广东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广东音乐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立足,保持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番禺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持续性开展粤乐群文活动,修缮并活化利用广东音乐历史古迹,厚植传统文化沃土,除此之外,番禺还积极加强对优秀传承人的培养和青少年普及等教育工作,深入发掘“粤乐新苗”。
傍江东小学
一所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丝竹文化校园
每逢周末,坐落在大龙街的傍江东小学里乐韵飘扬,在副校长李海荣的带领下,这支拥有200位团员的民乐团正在为每个月省、市、区各个群文活动的邀约做着集体大排练。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在番禺区教育局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指引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傍江东小学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学校发展之路,学校于2003年成立民乐团,配备高胡、扬琴等乐器200多件,乐团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数的五分之二,分大中小三个梯队,经过20年的发展,傍江东小学已打造成为了一所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丝竹文化校园,傍江东小学民乐团也成为了岭南地区广东音乐群文活动的“常客”。谈起20年前民乐团成立的契机,负责人李海荣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傍江东小学广东音乐团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之“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群文活动
早年间,在傍江东村里有一个名为琼花乐社的社团,“他们这些爱好音乐的人就围在学校边玩音乐,唱粤曲唱戏,所以学校周围很有音乐氛围。”李海荣介绍道,琼花乐社中扬琴、中阮等古典乐器呈现的美妙旋律深深吸引了校园里孩子们学习乐器的兴趣。
有了小学周边乐社营造的浓厚音乐氛围,傍江东小学民乐团在发展之初就迎来了不同年级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一年级的时候我就看到过学校的才艺表演,我觉得高胡这个乐器很灵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讲到自己接触民族乐器的契机时学生曾建雄表示,虽然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广东音乐,但在学校才艺晚会等校园活动和其姐姐学习扬琴的渲染下,让他对民族乐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傍江东小学广东音乐团成员演出照
十年如一日“玩音乐”
参加各级比赛和展演超400场次,获奖无数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扬广东音乐,将傍江东小学民乐团的“声音”传播的更远,学校于2017年在民乐团成员里挑选了20余人,成立广东音乐团,专注于广东音乐的集体训练和演出,并由星海音乐学院、广州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等专业领域的艺术老师亲自执教,李海荣认为只有让孩子们通过正规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每个人的演奏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教师陈美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傍江东小学为孩子们进行演奏指导,在她初次来到傍江东小学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下定决心以后要坚持来。“这所小学里的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广东音乐的热爱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陈美力说道,每次她想要达到的演出效果只要稍加指导,傍江东小学的孩子们都能够完美地呈现。她认为,能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到一起”是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最难得的事情。
陈美力为学生们们授课
有了专业领域老师的细化指导,民乐团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以及民乐团整体的合奏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十年来,傍江东小学始终坚持利用周末的时间,由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排练一起“玩音乐”。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摸索和训练,目前乐团已经参加各级比赛和展演超400场次,连续五年获广东音乐邀请赛金奖,连续五年获广东省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金奖,近三年,获省级23项,市级44项,区级49项,更在2021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傍江东小学广东音乐团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音乐与孩子们之间产生共鸣
更加热爱番禺这座富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古城
当谈到孩子们进入民乐团后的变化时,李海荣则是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他看到的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蜕变。“首先你学广东音乐,你就要兼顾学习文化课和排练的时间,这对学生时间的管理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其次,李海荣表示在广东音乐团成立后,学生们经常出去表演,对于他们的自信心以及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音乐团有很多声部的缘故,成员们必须能够互相磨合和协调,才能完美地呈现一场表演。“懂得去跟别人沟通,跟别人协作,这种能力在乐团中能够让孩子们快速培养出来”李海荣说道。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学习演奏广东音乐的过程中,傍江东小学的学生们不单单只是学会了一门乐器,重要的是通过弹奏乐器,演奏传统经典曲目更加了解岭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使音乐与孩子们之间产生共鸣,从而传承好、发展好广东音乐。
李海荣表示,近年来傍江东小学一直在摸索结合番禺作为广东音乐发源地,怎样把广东音乐教育这项工作传承好,带着这样的一个工作目标,傍江东小学定期会邀请广东音乐传承人到校园里为孩子们讲述有关广东音乐一些曲目的由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广东音乐。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市级传承人何滋浦老师到校指导学生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区级传承人张锦威老师到校指导学生
“通过传承人或者专业老师的讲述,让学生们知道原来‘雨打芭蕉’是这样的场景产生的,‘赛龙夺锦’就是我们在我们岭南地区传统节日赛龙舟这个场景下诞生的。”李海荣表示,让学生了解番禺本土有文化内涵如此丰富的音乐,不仅可以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也让他们会更加热爱番禺这座富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古城。
广东音乐历经百年,已经成为一代代岭南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这一岭南古艺正在一批批饱含热爱与激情的孩子们中间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相信在他们的心里,广东音乐的种子已经悄无声息地种下,岭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旅也会继续在他们身上上演。
文:番禺融媒记者 雷澍宇
图:由受访者李海荣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