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间工人到科学家,科研老兵的“破壁”人生

广东退役军人头条
+订阅

03:35

从车间工人到科学家,科研老兵的“破壁”人生

服役26年,他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转身科研,他数次“破壁”挑战自我;投身深蓝,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他一刻不敢懈怠。他说:“每个人就是大洋环流里的一滴小水滴,社会是靠每个人的力量来驱动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军旅生涯,还是科研道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尚晓东始终坚守军人本色,将“为国服务”四个字刻进人生。

近日,尚晓东被评为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虽已退役,但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责任。”尚晓东说。

尚晓东投身深蓝,科研报国。

尚晓东投身深蓝,科研报国。

从工人、大学生到军人:两次转身圆梦军旅

1978年尚晓东高中毕业,到工厂车间当起学徒。

直到听到高中同学考上了大学,他与车床相伴的生活泛起了涟漪,“他能考上,我也能。”然而高考并非容易事,尚晓东回忆:“那个时候没有复习资料,我连三角函数、平面几何都不知道。”

连续参加高考两年,1979年,17岁的尚晓东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学院),就读物理基础部物理师资班。

1983年,大学毕业的尚晓东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担任教员。

1983年,尚晓东参军入伍。

1983年,尚晓东参军入伍。

“踏进这个大门,你就算入伍了。”到学院报到的时候,尚晓东意外被告知自己踏入军旅。他说:“我原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当兵,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还能实现军旅梦。”

进入部队头3个月,军训是尚晓东的必修课。每天天还未亮,他们就得出操。齐步走、正步走、敬礼……尚晓东开始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着规律作息的习惯。

如何上好一堂课,是尚晓东面对的另一场挑战。刚成立的武警指挥学院条件艰苦,下雨水泥路,天晴扬灰路。由于师资不足,一堂课要给三四百个学生上课。

“当时没有麦克风,要想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听到,全靠喊。”尚晓东说,几堂课下来,嗓子早就喊哑了。

21岁的他面对的是35岁上下的学员,来自各个部队,都是挑选来的营、团职干部。他们丝毫没因年龄打折扣,尚晓东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那个年代,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很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当时条件简陋,办公室就是他的家,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还有学生敲门。

为了让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尚晓东用打靶来讲解动量守恒原理,“比起抽象理论,手枪、步枪和大炮是军人们最熟悉的案例”。

“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刻苦精神在很大程度也影响了我。”在尚晓东后来的求学之路上,他时常想起那些深夜里敲门请教的学生们,成为他的动力源之一。他说,“老师”一词不过是个称谓,大家互相学习、互为老师。

32岁大龄研究生的深造:“再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当了十余年老师,尚晓东发现身边的硕士多了起来,知识愈发不够用,“当时觉得,再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在这股紧迫感下,1994年,尚晓东放弃“铁饭碗”,考入天津大学力学系,开始攻读硕士学位。

32岁的他,身边都是20岁出头的同学。在尚晓东看来,年龄不是问题,反而成了助力器,“因为年纪大更懂得珍惜,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于是加倍努力。”而另一个优势,便是从曾经30多岁的学生身上学到的,那股刻苦较真的劲。

为了完成一个实验,他可以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泡在实验室;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他会买来零部件,自己亲手制作实验器材。

钻研得越深,越是发现能力不足。1998年,尚晓东选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成为博士后。

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尚晓东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

尚晓东一路“转行”,选择投身物理海洋研究。

尚晓东一路“转行”,选择投身物理海洋研究。

“不出国不知道爱国。”尚晓东感受到:“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才能够守护国家的安全。”

“为国服务”四个字也就此更深地刻进尚晓东心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他把爱国写入了科研人生。尚晓东说:“在国外做得再好,那也是别人的成果。”2005年,尚晓东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即使退役后他依然不忘初心,科研报国。

从物理学到流体力学再到物理海洋学,尚晓东一路打破壁垒,选择“冷板凳”。

当时,国内对物理海洋现象依然停留在描述层面,物理海洋研究远远落后于大气科学和流体力学研究。他说:“我想把流体力学的最新成果直接应用到物理海洋研究。”从打破自己人生壁垒开始,尚晓东也打通了物理海洋研究的藩篱,在国内率先开始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的研究。

不断“破壁”后的20年沉淀:“一刻不敢懈怠

43岁再次跨入新行业,尚晓东一头扎进了大海,直呼自己想得太简单。“学术报告上不少专业名词我听不懂,只能向学生请教。”尚晓东为了补回功课,最初几年几乎没在两点前睡过觉。

理论创新对他来说是科学的灵魂。他以实验证明了基于“湍流混合长”理论提出的在浮力驱动的大尺度环流中热量输送规律,澄清了学术界40多年的争论;发现并证明了全日内潮参数化次调和不稳定引起的海洋混合机制,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首次估算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能量的生成、输送和耗散,对研究海洋物质能量输送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深远影响。

尚晓东同步推进物理海洋理论研究和科研仪器研发。

尚晓东同步推进物理海洋理论研究和科研仪器研发。

面对国内落后的海洋研究和强烈的海洋国防需求,尚晓东“一刻不敢懈怠”,然而他又明白:“做科研急不得,理论研究和科研仪器必须‘两条腿’走路。”

责任成了尚晓东最大的科研动力。当初,海洋观测仪器一直被国外垄断,在没有研发出“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时,国外以3.5万元的价格卖给中国,听说中国团队正在研发时,国外又把价格降到了2.5万元。

后来,尚晓东带着团队研制出了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为7毫秒,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一举打破了被国外长期垄断、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的封锁。

“只有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才会有话语权。”对此,尚晓东深有感触。

此外,尚晓东研制出国际上首个“水下热通量观测系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贡献;作为负责人之一建成我国首个深海多学科观测系统。

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尚晓东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8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并获国家引才计划青年项目。

成果背后是一次次的试错,“90%都是没有成功的”。每一个理论的搭建,需要无数次实验去验证。

2010年,“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载着50多名科研人员,执行2010年度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考察任务。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放共享航次的“首航”,尚晓东作为首席科学家,实施本次科学考察。

缺少新鲜果蔬补给、遇上台风天……这些在尚晓东看来都不是事,他心里想着的是尽善尽美结束考察任务,让经费用到“刀刃”上。

早已到退休年龄的尚晓东却放不下,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早已到退休年龄的尚晓东却放不下,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我出海了。”尚晓东设置完邮件自动回复后,便潇洒出海。在海上没有涌入的消息、没有琐碎的事务,“如果没有短波收音机,我们甚至不知道国内外发生的变化。”尚晓东说,他把问题放进脑袋,在海上琢磨起来。无数次的灵光一闪,成为推动他科研成果的“临门一脚”。

如今,早已到退休年龄的尚晓东却放不下科研,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他说:“就是闲不住,还想为国家再做些什么。”对尚晓东来说,海洋没有尽头,科研也不会穷尽,“面对浩瀚的大海,人类太渺小了,我们一定要敬畏自然,去探索和利用海洋。”

【文字】南方+记者 马瑞婕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通讯员 叶婷婷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