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式上,17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新品种经过严格的科研实验和审定流程,具备优良的性状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新生力量。
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的发布对于水产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也代表着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是践行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的有力支撑。
“今年发布的新品种‘穗丰鲫’,水花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鲫鱼苗贵近100元/万尾,来买苗的养殖户和经销商依旧络绎不绝。”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建波介绍,“穗丰鲫”鱼苗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鲫鱼更快,从鱼苗长到一斤左右的成鱼只需7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鲫鱼苗快5个月。鲫鱼是广东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消费市场大。“穗丰鲫”在生长速度上的提升,让养殖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有效推动水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何建波的鲫鱼苗销量达10亿尾,产值超2000万元,在广东省内排名遥遥领先。
良种、良技、良法,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一不可。何建波表示,“国字号”新品种来之不易,前期良种选育及后期落地推广都至关重要。幸运的是,随着广东省‘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的逐步构建,‘穗丰鲫’从良种选育到繁育推广的通道畅通无阻。“这是企业一己之力难以攻克的。”
据悉,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为广大科研机构及水产企业搭建“政产学研推用”平台,有效促进渔业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支撑广东当地渔业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还通过“南苗北运”“南苗北繁”等方式,有效帮助当地改进养殖模式,推动全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审定新品种选择在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正式发布,既是对大会打造国家级权威发布平台及交流交易平台的支持,也是对广东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在国家审定新品种的集中亮相吸引下,全国近300家企业单位超200个水产品种奔赴广州参展,切实为广大科研机构和水产企业搭建了开放畅通的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四川的品种噢,有点‘凶’(厉害)。”“我是养虾的,之前都是养的‘南太湖2号’,今天看到有比‘南太湖2号’生长速度更快的品种,感觉很兴奋,回去之后可以试着养看看。”“我们广东是罗非鱼养殖的主产区之一,更是为我们创造了不少外汇收入。现在有更好的品种出现,对养殖户和国家来说都是好事。”活动现场,参会企业代表交谈声不断,不愿意错过每一个交流机会。
事实上,新品种的发布不仅有助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新动能。“我们期待着这些新品种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水产品。”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现场,与会人员认真交流了新品种的特点和优势介绍。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也在现场分享他们在科研、生产和市场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的整体水平,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的发布,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库,为未来的科研和生产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而且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附:2023年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名单
罗非鱼“百容1号”:广东罗非鱼产量全国第一,罗非鱼是世界上第二大水产养殖鱼类,无小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百容1号"生长快、规格整齐,成活率高。与“新吉富”相比,生长速度提高268%-36.3%,具有明显的养殖效益优势。
穗丰鲫:这是广州南沙水产育种的新突破,具有生长速度更快、抗病性更强、个头更大、颜色更亮丽、口感更鲜美等特点,从鱼苗长到约1斤的成鱼比一般鲫鱼品种快5个月以上。
长吻鮠“川江1号”: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全国年产量仅2.2万余吨,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同未选育长吻鮠相比,具有生长速度更快、规格整齐度更高的优势。
鲤“龙科12号”:肌内脂肪含量为8.23%(二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64%,由此带来丰富的口感。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红鳍东方鲀“天正1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红結东方鲀相比,22月龄体重平均提高31.68%,适宜在水温15℃-25℃和盐度15-32人工可控的海水中养殖。
罗氏沼虾“数丰1号”: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南太湖2号”相比,120日龄生长速度提高18.0%,适宜在全国水温22℃-32℃和盐度0-3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青虾“鄱阳湖2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与未经选育的青虾相比,150日龄体重平均提高23.1%,适宜在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水温8℃-30℃、盐度0-6人工可控的水体养殖。
中国对虾“黄海6号”:在"黄海2号"和“黄海5号”优良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耐低温性状获得的优良品系,目前已选育至第8代。可克服自然温度限制,放苗时间平均提前10天,收获时间可延长一个月。
中华绒螯蟹“金农1号”:与其他中华绒螯蟹品种相比,具有不挑食特点,饲料转化率较高,遗传稳定性好,生长优势明显,17月龄的体重提高12.41%,宜在水温10℃-32℃人工可控的淡水中养殖。
环棱螺“蠡湖1号”:全国首个螺蛳新品种,繁育简单,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野生群体相比,生长周期缩短至8个月,产量提升约30%,一般池塘养殖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亩产值1万元,亩效益4000元。
青蛤“江海大1号”:与未经选育的青蛤相比,18月龄壳长和体重分别提高17.11%和40.34%,适宜在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水温10℃-28℃和盐度15-32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栉孔扇贝“蓬莱红4号”:与未经选育的栉孔扇贝相比,24月龄耐温上限和壳高分别提高3.50℃和20.86%,适宜在我国栉孔扇贝主产区水温-1.5℃-28℃和盐度25-33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海带“海农1号”: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适宜采苗操作,养殖中期增产效果明显,可提前大规模收获。在南、北方地区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养殖海带相比产量平均提高13%及11%。
中华鳖“长淮1号”:与未经选育的黄河水系中华鳌养殖群体相比,11月龄及21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22%及13.40%。目前已在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中试推广。
金虎杂交斑: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与广泛养殖杂交种珍珠龙胆相比,12、2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48.8%、60.7%,适宜在水温16℃-32℃,盐度25-32的人工可控海水水体中养殖。
黄颡鱼“全雄2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雌雄生长差异近3倍,研究人员采用科技手段培育全部是雄鱼的黄颡鱼,以提高养殖效益。与“全雄1号”相比,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2月龄体重提高12.42%,适宜在水温10℃ -34℃的人工可控淡水中养殖。
黄姑鱼“全雌1号”:黄姑鱼雌鱼生长速度比雄鱼快约20%。科研团队花费近20年时间研究培育成“全雌1号”,目前已推广到各地试养。与普通黄姑鱼相比,生长速度提升28%以上,且规格较整齐,能提前至少半年上市。
2023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简介
(一)品种名称:罗非鱼“百容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1-2023
育种单位:海南海大水产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新吉富”罗非鱼相比,6月龄体重提高26.8%。适宜在全国水温20℃~32℃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二)品种名称:穗丰鲫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2-2023
育种单位: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彭泽鲫和白金丰产鲫相比,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30.8%和11.2%。适宜在全国水温5℃~34℃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三)品种名称:长吻鮠“川江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3-2023
育种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四川省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利用中心、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吻鮠相比,18月龄体重提高25.84%。适宜在全国水温16℃~32℃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四)品种名称:鲤“龙科12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4-2023
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黑龙江鲤和松荷鲤相比,18月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提高137.18%和65.59%;与大头鲤无显著差异。适宜在全国水温20℃~28℃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五)品种名称:红鳍东方鲀“天正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5-2023
育种单位:唐山牧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红鳍东方鲀相比,22月龄体重平均提高31.68%。适宜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水温15℃~25℃和盐度15~32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六)品种名称:罗氏沼虾“数丰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6-2023
育种单位:江苏数丰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国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相比,120日龄生长速度提高18.0%。适宜在全国水温22℃~32℃和盐度0~3的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七)品种名称:青虾“鄱阳湖2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7-2023
育种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武义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鄱阳湖青虾相比,150日龄体重平均提高23.1%。适宜在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水温8℃~30℃和盐度0~6的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八)品种名称:中国对虾“黄海6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8-2023
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山市曹妃甸区会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中国对虾相比,低温半致死存活率、WSSV感染后半致死存活率和210日龄体重分别提高32.22%、27.74%和41.27%;与中国对虾“黄海5号”相比,低温半致死存活率、WSSV感染后半致死存活率和210日龄体重分别提高15.73%、11.33%和14.86%。适宜在我国中国对虾主产区水温15℃~30℃和盐度20~33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九)品种名称:中华绒螯蟹“金农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9-2023
育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海普瑞饲料有限公司、江苏华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在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其他中华绒螯蟹品种相比,17月龄体重提高12.41%。适宜在全国水温10℃~32℃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十)品种名称:环棱螺“蠡湖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0-2023
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环棱螺相比,8月龄体重和壳宽分别提高28.5%和10.1%。适宜在江苏、湖北、江西等地水温15℃~30℃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进行养殖。
(十一)品种名称:青蛤“江海大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1-2023
育种单位: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海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青蛤相比,18月龄壳长和体重分别提高17.11%和40.34%。适宜在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水温10℃~28℃和盐度15~32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十二)品种名称:栉孔扇贝“蓬莱红4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2-2023
育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栉孔扇贝相比,24月龄耐温上限和壳高分别提高3.50℃和20.86%;与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相比,24月龄耐温上限和壳高分别提高2.93℃和14.02%。适宜在我国栉孔扇贝主产区水温-1.5℃~28℃和盐度25~33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十三)海带“海农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3-2023
育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荣成海兴水产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海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
简介:该品种成熟期孢子囊发达、适宜采苗操作,且养殖中期增产效果明显,可提前进行大规模收获。在北方地区的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养殖海带相比,5月中下旬产量平均提高11%;在南方地区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与普通养殖海带相比,3月中下旬产量平均提高13%。适宜在山东、福建等地水温1℃~20℃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栽培。
(十四)品种名称:中华鳖“长淮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14-2023
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简介: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黄河水系中华鳖养殖群体相比,11月龄体重提高15.22%;21月龄体重提高13.40%。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水温20℃~35℃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十五)金虎杂交斑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2-001-2023
育种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漳州市奕鑫水产有限公司、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母本相比,12、25月龄体重分别提高74.4%、100.2%;与广泛养殖种珍珠龙胆(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相比,12、2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48.8%、60.7%。适宜在全国沿海地区水温16℃~32℃和盐度25~32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十六)黄颡鱼“全雄2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4-001-2023
育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南省田家湖渔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黄颡鱼“全雄1号”相比,12月龄体重提高12.42%,雄性率为100%。适宜在全国水温10℃~34℃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十七)品种名称:黄姑鱼“全雌1号”
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4-002-2023
育种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简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黄姑鱼相比,18月龄体重提高28.28%,雌性率为100%。适宜在全国水温8℃~30℃和盐度6~32的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编辑:黎 晓
审校:胡 海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