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正式启动啦!
始建于南宋年间的玉岩书院是广州最早的书院之一。书院门前两侧的隶书楹联“琴书世泽 俎梪名山”出自清光绪年间进士、广东鹤山人劳肇光之手。上联“琴书世泽”比喻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下联“俎梪[zǔ dòu]名山”,其中俎与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引申为崇奉敬重之意;“名山”典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里则是指读书人著书立言的名山事业。全联意为:诗礼传家,著书立言。
这里曾培养出一代代的学子。钟遂和在此修筑种德庵作为学堂,四子钟玉岩64岁归故里、修祖业、执教鞭,开道讲学,发扬儒泽。而儿时曾与钟玉岩一同在种德庵读书的崔与之辞官归乡后,在广州隐居,开堂授业,创立菊坡学派……
它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讲……
为了更好地挖掘书院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回溯书院的教育与文脉传承、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我们启动了“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
项目以古琴为主题,依托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书院——玉岩书院,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正海共同策划发起。展出扬州市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所制古琴27床,广州雕塑院古琴主题作品3件,清河山房(福建)古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助进行了部分展示区域的场景布置,力求复原宋代文人生活的场景。项目将通过展示、沙龙、雅集等方式,从玉岩书院的建筑、历史、文人精神,古琴的历史演变与样式、古琴的弹奏方法、古琴所承载的文人品德以及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等方面,共同书写文人与琴的故事。
山水清音里,七弦琴声起
本次“古琴文化系列”的展示,融入了许多策划团队的巧思: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亦其有凌霜音韵也。”梅花,寒霜傲雪,遗世独立;古琴,七弦之上,泠泠清音。文人,好以琴,来呼应梅花的气节与风骨。起源于钟玉岩辞官回乡路过梅岭带回的百株梅树,慢慢发展成了“萝岗香雪”。玉岩书院入口处,我们以梅花为引,邀请大家同赏“梅花三弄”。
同时,活动以玉岩书院内玉岩堂、种德庵、天尊堂、观音殿、萝坑精舍、山高水长亭、文昌庙七个独立的空间,暗喻古琴的“七弦”。展示内容,始于“韵起”,玉岩书院门前,一个“携琴访友”的小场景,传达出对即将见到“友人”的欣喜及即将对古琴展开探访的期待。
第一单元,位于玉岩堂的“千年琴音”,以古琴曲《广陵散》为主基调,结合相关人物故事,与观众一同回溯古琴的发展简史、认识各类琴式,还通过互动展项等方式,让观众了解古琴琴派。
“以琴喻己,格物致知。”位于玉岩旧时读书处——种德庵的第二单元“琴以养德”篇章则以儒家精神为主题,用一曲《文王操》,回顾“仲尼学琴”的故事,呈现古琴文化在儒家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单元“大音希声”位于天尊堂,通过一曲以琴音绘就潮平水阔,归雁群集的画面的《平沙落雁》,呈现出古代文人以琴求道,期望以抚琴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状态,透见古代琴人对自然万物的神往,表现出古琴艺术与自然物象的紧密联系。
“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第四单元“攻琴参禅”位于观音殿,观众可在《普庵咒》的琴声中,观看艺术装置“菩萨抚琴”,搭配“天乐不鼓自鸣”动画,感受古琴与佛教、琴僧的密切关系。
来到第五单元“碧涧流泉”,我们根据萝坑精舍一侧月门外的石壁流泉,巧妙构建出岭南琴派琴曲《碧涧流泉》的主题场景,并利用此处较为开阔的优势,将此处打造成互动空间,营造出“宋人四雅”的氛围。观众可在专业的古琴、香道、花艺、茶艺老师指导带领下,在此动手篆香、点茶、插花……亲身体验宋代文人的生活。
走出萝坑精舍,沿着石阶来到“山高水长”亭,我们便进入了第六单元“高山流水”。观众在《高山》与《流水》的琴声中,“穿越”到伯牙与子期在旷野石壁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境,并通晓岭南大儒湛若水、清代名臣张之洞与玉岩书院的故事。
第七单元“遗音言志”则位于文昌庙。擅长鼓琴、编曲与琴论的琴人们,以琴为伴,以琴明志。我们结合玉岩书院内文天祥诗刻四屏和岭南琴派琴人邝露“抱琴死”的故事,为观众娓娓道来琴人的爱国情怀。文昌庙屋檐下的“檐下焚香静斫琴”展示区域,将古琴从选材到成琴的过程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斫琴工艺及文人斫琴背后的故事。
项目展示的尾声“曲终”,为观众呈现了古琴与天、地、人的关系,让观众对古琴有更深的认知。与小场景中的人物一起,互相道别,为这场与古琴的约会画上句号。
青砖瓦舍间,悠悠雅韵传
除了展示,我们还在项目开展期间,准备了古琴与书院建筑、文人生活、古代乐器等主题的讲座、雅集及教育活动。
“援琴鸣弦——古代乐器通识课”联合古琴专家驻点开设乐器通识课程,与观众一同体验古代乐器的弹奏和制作及文化背景。
“瑶芳玉叶——宋代传统插花体验”联合花艺高级讲师以宋代古画中的花艺作品为蓝本,与观众一同复原“画中花”,领会中国古代花艺的发展历程。
我们还将在元旦、花朝节等节日与“汉服广东”社群联合举办“宋韵遗风——古琴文化雅集”“罗裳新梅——宋代雅致生活雅集”“满庭芳——玉岩书院花朝节主题活动”等活动,开展赏梅、听琴、品茗、郊游等活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古琴艺术、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墨随石泓——端砚拓印体验”则以宋代流行的端石抄手砚、端石琴式砚为载体,邀请观众体验拓片的制作。
观众还可以跟随“大宋琴童的一天——学习纸互动活动”,在展厅入口处领取互动学习纸,在参观中完成学习纸探索并获得对应区域的印章,集章可兑换精美周边;
此外,我们还将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发起以宋制汉服、宋代文化等主题的分享征集活动“玉岩书院里的小宋人”,号召观众着宋制汉服,打卡玉岩书院,分享喜欢的书院一角,深入发掘书院中的宋代文化。
最后,我们还要隆重地向本次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清河山房(福建)古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展示用的琴桌及其它家具,并协助进行部分展示区域的场景布置;Mayalit·玛雅博物馆照明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展品的最佳呈现效果。同时,广州美术学院的何继丹老师也在策划过程中予以我们学术支持。谢谢你们!
“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
时间:2023年11月25日—2024年3月31日
地点:广州市黄埔区玉岩书院
指导: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广州海事博物馆、扬州市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
协办:广州雕塑院、广州市黄埔区钟氏文化协会协办
支持:Mayalit·玛雅博物馆照明、清河山房(福建)古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腾讯公司、黄埔文商旅(广州)集团有限公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