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奋战“百千万工程”——
近年来,鹤山市桃源镇加快伞篷企业转型升级、产品研发,积极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为该镇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鹤山融媒短视频:桃源镇加快伞篷企业转型升级
近日,记者在鹤山市创顺五金制伞有限公司看到,门口停着几辆外地货车,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将产品装车。
创顺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折叠帐篷架的企业。近几年,该公司不断对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完善生产链各工序的配置,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该公司年产值从2018年的2.10亿元提升到2022年3.15亿元,四年间产值上升50.04%。
鹤山市创顺五金制伞有限公司经理 庞山
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升生产工艺,这几年我们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与自动化研发企业合作,同时引进和企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和个性化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就是抓好品质管理,通过品质管控保证产品的优良率,同时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在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砰砰砰”雨伞的弹开声在记者耳边响起,工人们正在对即将出厂的雨伞进行一一检查。
鹤山市制伞业商会会长、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明告诉记者,他于34年前创办了光明制伞厂,一路走来,深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何建明认为,桃源伞具要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该镇伞篷业就要走研发、设计、品牌、服务于一体的道路,利用综合优势取胜,不断更新高科技技术,使用最新高科技材料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打响“桃缘彩伞”品牌。
鹤山市制伞业商会会长、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建明
为了克服制伞行业高度依赖人力的问题,我们正从技改方面下功夫,通过自动化生产这一环节去提升、加强我们的产品质量。同时,我们根据市场调研去提高伞具的设计感,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桃源制伞行业高质量发展。
桃源镇镇圩鸟瞰图(资料图)
伞篷产业作为桃源镇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扎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桃源镇多次组织伞篷企业到浙江上虞、广州、中山等多地进行参观交流,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展合作。
桃源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振兴桃源伞篷产业。该镇积极推动粤汉公司新建厂区增资扩产,将其打造成业内领先的帐篷生产基地,并大力拓展户外用品市场。该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桃源产业升级的标杆,有望带动整个伞篷行业的快速发展;力促创顺公司加快对原厂区整体改造为多层高标准厂房,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难题,推动其进一步壮大发展。
此外,桃源镇还通过桃源制伞业商会的规范化管理,发挥与重点行业协会沟通职能,建立健全会长办公会议制度、会员发展和定期交流制度、培训考察和联系走访制度,不断促进制伞企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效发挥其在伞篷业发展中的信息服务、合作沟通、市场开拓以及解困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鹤山市制伞业商会会长、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建明
桃源镇这几年对于伞蓬行业帮助不少。首先,在招工方面,镇政府会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将工人介绍到伞篷企业来工作;另外,镇政府积极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读书问题,让工人安心留在这里工作,助力企业高效生产。
桃源镇现有122家伞篷企业和351家伞篷个体户。截至2022年,全镇共有规上伞篷企业5家,总产值7.2亿元。在就业方面,桃源镇伞篷就业总人数约6000人,在“促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
近年来,桃源镇以专业镇为平台,以建设伞篷产业园区为抓手,先后成功创建“中国制伞名镇”“中国伞篷出口基地”和“省级伞篷产业特色小镇”等,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下一步,桃源镇将积极向伞篷企业提供电商配套服务,鼓励企业线上营销,拓展网络市场、海外市场,提升营销水平,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实现企业体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桃源镇人大副主席、工委会主任 欧杰明
桃源镇委镇政府将继续刷亮“桃缘彩伞”品牌商标,以“扶优、扶强、扶品牌”的方式助力伞篷业发展,提升区域知名度,增强行业凝聚力,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伞篷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伞具开发与当前比较热门的旅游、娱乐等消费结合,研发户外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伞篷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拍摄:刘飞)、桃源镇(通讯员:施斌麟)
编辑:吕桢华
监制:吕悦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