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去法院打官司,
法院出的判决书是有法律效力的
如果不履行
法院会强制执行。
那么,
仲裁是否和判决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呢?
答案是仲裁也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机构主要处理商事合同纠纷争议,
而且必须由双方在合同中有约定。
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或其他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的专门仲裁机构。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仲裁实行一裁终局,与终审法院的判决一样,裁决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不主动履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
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法》第五十七条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法》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是法院诉讼之外最优的解决争议方式。随着社会信息化节奏的加快,期望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纠纷,选择仲裁将是大势所趋。
作者:陈宇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