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国民女儿”成长记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2023体育面孔”① 

11月26日晚,湖北武汉,在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多哈世锦赛选拔赛上,全红婵携手陈芋汐,稳稳拿下女双10米跳台的金牌。

从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横空出世起,全红婵是在全国人民见证下长大的。不知不觉间,那个身材瘦小、腼腆可爱的“假小子”,已经成长为“梦之队”的中流砥柱,拥有无数的冠军光环和亮眼头衔。

尽管身经百战,但如今不过16岁的她,仍在成长的路上大步向前。2023年度体育面孔系列报道,带你走进“国民女儿”的成长记。

11月22日,全红婵在比赛前。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1月22日,全红婵在比赛前。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天才少女”

7岁那年,生于广东湛江的全红婵,在学校操场被启蒙教练陈华明发掘,从此迈入跳水运动的大门。陈华明相中全红婵,是因为她“手长脚长,下肢爆发力强,水感很好”。

除了“手长脚长,爆发力强”,全红婵训练时“胆子也很大”。在同一批队员里,全红婵是第一个登上3米、5米、7米跳台的。当教练将大家带上10米跳台时,望着脚下的“断崖”,小队员们心生畏惧,还是全红婵,第一个跳了下去。

在教练何威仪看来,全红婵非常能吃苦,对待训练的态度,在同年龄同一批运动员里面是最投入的。

在这以后的无数个日夜,她不断重复这一枯燥的过程——登上高台,跳下去。每日陆上跳200到300次,水上跳120次。难度大、要求高的转体动作,她一个个学习、掌握、消化。

就这样,在大众看不到的训练场,全红婵一直在默默努力,抽枝发芽。

2018年,全红婵就获得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3项冠军;2019年,斩获了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5项冠军;2020年,蝉联广东省青少年跳水锦标赛5项冠军和1项亚军。

上天对于努力者总是眷顾的。东京奥运会的延期,让全红婵意外达到了参赛年龄,提前搭上了奥运这班车。

2020年,全红婵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跳水世界杯预选赛中,击败了任茜、张家齐、陈芋汐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夺得女子跳水单人10米跳台金牌,首次在全国舞台展露光芒。

第二年,在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从十米高台一跃而下,以决赛三跳满分、打破总分数纪录的方式将金牌收入囊中

一夜之间,全世界都记住了全红婵的名字。也正是在这次奥运会上,网友创造出“水花消失术”一词,成了她专属的标签。

“怎么做到把水花压得这么好?”有记者问。

“练的。”全红婵说。

对于大众来说,全红婵的出现,如平地惊雷,是“天才少女”。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才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2021年8月5日,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21年8月5日,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成长“阵痛”

成长的道路上,尽管有鲜花和掌声相伴,但汗水和泪水也不曾缺席。

在东京奥运会后的两年里,全红婵在赛场上的表现起起伏伏,多次在国际赛事中输给陈芋汐。由于在“207C”这一动作上的频繁失误,207C对她而言已近乎于“魔咒”。

但在何威仪看来,207C其实不能算难点动作,全红婵之前一直跳得很好,问题只是她长高了,位置感等就需要调整适应,“对女子跳水运动员而言,身体发育的难关肯定是需要面对的。”

全红婵自己也说过,“发育期是一大难关,我的动作完成度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完成动作更吃力。”

2021年后,全红婵长高了7厘米,体重也有增加。对普通的16岁少女来说,身体发育是值得欣喜的改变,但对跳水运动员而言:成长,成了职业生涯中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儿”。

从2022年到今年4月,全红婵面对陈芋汐,四战四败。从未体验过这么多失败滋味的她,戒掉了最爱的零食,加倍投入到训练当中。

“我早就不吃辣条了。现在能做的,就是拒绝零食,控制好体重,保持好状态。”全红婵说。

在今年3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上,全红婵因为在207C中出现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

11月22日,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台决赛现场,全红婵同样是在207C中出现了些许瑕疵,最终惜败陈芋汐,屈居亚军。

不过,和几个月前忍不住在师兄谢思埸怀里埋头痛哭的那个她不同,如今的全红婵,似乎能够更加坦然面对比赛的失利。赛后,全红婵坦承这次发挥得不是很好,还不忘回应粉丝,希望他们也能开心。

对手和朋友

比全红婵大两岁的陈芋汐,是她最强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

东京奥运会之后,全红婵和陈芋汐组成了新的女子双人十米台组合。搭档三年来,两人在国内外的大小赛事中,从未让金牌旁落。她们是双人项目的最好搭档,也是中国跳水队单项的“双保险”。

赛场上,两人你追我赶,每一次比赛都是“神仙打架”。

今年10月,杭州亚运会10米跳台决赛,陈芋汐最后一轮跳完后领先全红婵91.85分,这意味着全红婵最后一跳必须超过91.85,才能获得冠军。

准备、抬手、跳跃、翻腾……94.4分!全红婵绝地反击,实现大逆转,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结果公布后,镜头前的陈芋汐忍不住蹲下抹泪,旁边的全红婵也收起脸上的笑容,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声安慰。

那一刻,全红婵似乎又长大了一点点。

全红婵安慰陈芋汐。图/视频截图

全红婵安慰陈芋汐。图/视频截图

赛场下,她们牵手同行,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接受采访时,全红婵喜欢和陈芋汐一起。“陈芋汐很会讲,我不会讲,谁更能说一些就多说一些”,全红婵说。这样她就可以躲在陈芋汐身后,看着她沉稳、耐心地应对记者提问,然后再笑呵呵地表示赞同。

00:20

接受采访的全红婵很好地演绎了什么是“社恐”

不过,曾经那个不善言辞、被记者称作“最难采的选手”的全红婵,在聚光灯下似乎也有了些变化。

在杭州亚运会颁奖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全红婵面对“长枪短炮”,难得谈到了父母,说起了未来。当南方+记者问到她此刻的梦想时,大大咧咧的她认真地思考了一会,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拿到巴黎奥运会的金牌。

16岁的全红婵,褪去了一些稚气,可能也多了不少烦恼,但只要拥有最初一跃而下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巴黎见!

【撰文】话题研究员 许仪 彭博 陈明诗

【剪辑】陈庭辉

【统筹】曹斯 李强 魏伯航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