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约是流感的2.5倍!合胞病毒究竟是什么?

健康广东
+订阅

支原体肺炎

新冠

甲流

……

这个秋冬季

不少人被各种呼吸道病毒“击中”

且久久难愈

本以为要结束了

没想到“新的”又来了

近日

话题#合胞病毒#引发关注

有网友崩溃发问

“这又是什么!”

合胞病毒究竟是什么?

有哪些典型症状?

如何有效预防?

专家解答来了

“又发热了”,“这次是咳嗽厉害”,“跟拉风箱一样,又有点像哮喘”……合胞病毒并不是什么新的呼吸道疾病,其实今年夏季就已出现过一次反季节流行。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合胞病毒进入好发季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在北京,目前肺炎支原体已非儿科就诊首因,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病毒上升到第三位。

据媒体报道,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经历了一波流行高峰,短暂回落后,随着气温下降又有所抬头,对儿童来说,合胞病毒和流感很容易抱团侵袭。而且往年呼吸道合胞病毒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孩子身上,今年大年龄段儿童感染有所增加

合胞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

合胞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 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

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

成人感染之后的典型病症与普通感冒十分相近,例如低烧、咳嗽、鼻塞、流涕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低龄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喘息。

一图区分合胞病毒与新冠、流感

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以39℃~40℃高热为主,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肌肉酸痛和乏力。

合胞病毒感染不一定会导致高热,在大龄儿童和成人中表现为感冒或急性支气管炎,在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中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伴喘息。

目前,主要用于临床呼吸道合胞病毒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合胞病毒在感染人群年龄上的差异会比较明显,年龄越小的人感染症状越重,反之症状就越轻。比如2岁以下孩子的感染病症,可能会伴有喘息,6月龄以下儿童的感染病症还有窒息甚至呼吸衰竭的风险,因此也有“冬季婴儿杀手”之称。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呼吸专科主任医师高薇薇表示,合胞病毒感染是导致1岁以下婴幼儿肺内感染住院的第一原因,95%的儿童在2岁前都可能感染过合胞病毒。在高流行季节,有80%以上婴幼儿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

合胞病毒的传染性约是流感的2.5倍,如果儿童在0~1岁这一阶段出现合胞病毒严重感染,可能对其肺功能影响比较严重,甚至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儿童患者即使是轻症,若不及时治疗,也有可能会发展成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气喘、哮喘。

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

专家表示,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出,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可好转。注意!发现孩子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去医院:

1、体温>38.5℃,且反复不退

2、孩子烦躁、哭闹,精神状态很差;

3、孩子食欲降低或拒食,有脱水表现等;

4、观察到孩子鼻孔张开使劲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内凹陷等,呼吸困难、急促、呻吟

5、出现明显的咳嗽伴喘息甚至憋喘

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3、注意手卫生,不乱摸,勤洗手;

4、在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京报、人民网科普、新快报等

编辑:方洪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