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后不当“小迷糊”!河源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南方+

“高铁河源东站公交线路少、班次少,经常打不到车”“夜间出站很不方便”……随着高铁河源东站客流量日渐增长,“打车难”也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痛点、堵点。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日前,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问题被列入河源市“9+2”专项整治。河源市领导牵头整改,召开主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关于整治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问题的专项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指导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整治共四大项,涉及高铁站场秩序、安全、接驳服务水平、公交线路延伸等方面。”河源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交通运输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高丽云介绍,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整治问题,制定了13条措施,召开专题会议6次,全力推动专项整治落实落细。其中,已完成11条,有2条正在推进中。

延伸2条线路,增设14个站点

每月额外运营里程3840公里

“为提升赣深高铁河源东站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互通互联、快速通达水平,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我们还对F3路、F4路公交车进行线路延伸。”河源市粤运绿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勇说道,自开展整治行动以来,公交服务每月额外增加运营里程3840公里,为旅客往返高铁站带来极大的便利,节省出行成本。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据了解,在河源市交通主管部门指导下,F3路公交车由运行“河源东站—东源县政府”调整延伸为“河源东站—力郡公司”,延伸路段新增9个站点,并根据群众出行需求采取潮汐模式运行,日均运行8班次(即4个来回)。F4路公交车由运行“河源东站—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调整延伸为“河源东站—巴伐利亚庄园”,延伸路段新增5个站点,根据群众出行需求采取潮汐模式运行,日均运行10班次(即5个来回)。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今年以来,河源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部署要求,深入研究制定整治方案,明确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方法措施,并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周调试、日更新”管理机制。同时,聚焦群众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网,开展现场调研5次。针对高埔岗片区公交出行需求较大的情况,该局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乘客出行时间、客流变化规律等详细信息,研究站点、路线调整的可行性,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延伸了河源东站至巴伐利亚庄园和河源东站至东源蝴蝶岭工业园共2条公交线路,线路总共增加了14个站点,增加了20公里。

添安保,优标识

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笔者在河源东站出站口看到,道路两侧标识十分醒目。除进出站方向和停车场的指引路牌之外,还增设了公共交通营运车、私家车等行车方向和停放位置指示、交通工具位置提醒。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为进一步改善河源东站的交通出行环境,河源市交通运输局对停车出入通道路面进行了铺设沥青混凝土的工作,并重点完成车辆区域的规划,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网约车的分流管理。同时,聘请了10名安保人员维持现场交通秩序,引导车辆到指定区域停放,确保出站通道的安全有序。

此外,河源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引导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到高铁站做好接驳服务,抓实高铁与城市交通运输的有效衔接,提升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接驳保障服务水平。城市公交企业组织了6次培训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驾驶水平。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河源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旅客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江东新区交通公路办副主任钟波介绍,自专项整治以来,高铁站场的通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据统计,河源高铁东站在2022年全年共发送415314人次,到达293447人次;2023年1月到11月22日共发送942362人次,到达753475人次。

高丽云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立足行业职责,主动推动民生领域实事办实,通过收集整理社会监督意见,深入分析群众交通运输需求,主动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同时,将优质服务送到市民百姓的需要处和心坎上,有效地促进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图】张浩森 通讯员 叶园

   南方+ 张浩森 拍摄


编辑 何雪峰 张志超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