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儿童医院和门诊面临较大压力,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东莞疾控
+订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据报道

全国多地医院特别是儿童医院

呼吸道感染接诊量处于高位

数据显示,北京流感发病人数快速上升,门诊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超过四成,肺炎支原体流行强度已下降至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流感、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接诊量一直处于高位,门急诊日诊量突破历史最高峰。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症状均以发烧、咳嗽为主,相关科室也“满负荷”运转。

中国疾控中心23日发布的周报显示

本周南、北方省份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

此外

多地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共同流行

呼吸道疾病如何防治?

如何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孩子发烧需要立刻去医院吗?

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一起看↓

如何判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

流感、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均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应如何区分?

■ 流感

流感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至4天,平均为2天。

流感临床表现一般是突发高热,咳嗽、咽痛,可伴寒战,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感到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

■ 腺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另有部分分型的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

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

■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

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

在此提醒,流感、支原体肺炎可能出现混合感染。建议适龄儿童如无禁忌,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多种病原叠加的情况?

昨晚(23日),总台《新闻1+1》连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

徐保平表示,今年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较往年有所提前,如从9月底到10月初,就开始出现支原体感染高峰。另外,今年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持续时间比较长。

徐保平介绍,如果孩子呼吸道感染好转之后再次出现症状反复,如再次发烧、咳嗽再次加重等,可能出现了其他病原感染。“一般情况下,感染一种病原是最常见的,叠加感染的概率非常小。一旦孩子出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病情往往较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感染支原体以后,抗生素和打点滴是否会过量、耐药?

徐保平表示,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是自限的,即不需要治疗,不需要使用任何抗生素;而对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即支原体肺炎,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并非所有人都必须打点滴,大多数儿童服用口服的抗生素即可。

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观察孩子除呼吸道症状以外,一般身体情况是否较好,如发热退热后的精神状态:能否正常玩耍、吃饭,有无呕吐、腹泻,睡眠是否良好。一旦出现精神不好、喘息、呼吸增快、抽搐、不能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所有的医疗机构均有诊疗能力,绝大部分孩子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即可,没有必要到大医院扎堆聚集。对于一般病情的孩子,家长如遇到困惑,或需要开药、咨询,可选择线上诊疗。

绝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不需要输液,服用口服药即可。

幼儿或儿童如出现以下状况,建议及时就医:

婴儿,特别是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明显发热;

孩子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者咳嗽厉害,甚至影响生活作息。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介绍,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

此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通风期间做好保暖;

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将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

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