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茨菇早熟品种收成的季节。在惠阳区永湖镇吊沥村,农户们抢抓价好销旺的有利时机,将茨菇从地里挖出来,确保好收成。
秋日的早晨,农户曾繁旭在早熟茨菇地里用耙子锄开田地,然后熟练地弯腰掰开柔软的泥土,从中分拣出成熟的茨菇。与普通茨菇不同,早熟品种的茨菇外观较细长,产量也比普通茨菇低,亩产500公斤左右,但是早熟茨菇的品质好,口感粉糯香甜,收购价格也比普通茨菇高,每斤批发价达13元,每亩收入10000多元。
曾繁旭告诉记者,虽然种植茨菇亩产高收成好,但人工花费大,新鲜挖出来的茨菇浑身上下裹满泥浆,要经过清洗才会露出白色的本貌。“像早熟品种的茨菇,种植周期约130天左右,每天只能收100斤左右,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挖出来要回去洗,再搽干净,花费时间较多。”曾繁旭说,普通品种的茨菇在元旦后陆续进入收成期,预计亩产能达到1000多公斤。这几年,茨菇作为吊沥村的“一村一品”打响了名堂,也增加了农户种植的信心,村民依靠茨菇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走进吊沥村,茨菇墙绘处处可见,绿油油的茨菇地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吊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跃辉介绍,吊沥茨菇是永湖镇农产品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餐桌上一道常见的菜品,吊沥村因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优质的水源和气候环境,所产的茨菇肉质粉糯、甘甜可口、香气浓郁。
近年来,吊沥的茨菇不仅在本地出名,不少还销往省内外。在村委会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茨菇种植队伍。“目前吊沥村共有种植户50户,种植面积230亩。村委会也想方设法打造茨菇品牌,将茨菇进行深加工,制作茨菇粉、茨菇面等产品。同时和企业合作推出茨菇焖猪肉、茨菇焖鸭等预制菜,稳定收购价格和来源。”李跃辉说,吊沥村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茨菇产业,不断扩大茨菇种植规模。同时通过抖音、微信、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拓宽茨菇销售渠道,打响茨菇品牌,提高村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黄雯婷 李丹丹 郭书豪
通讯员:魏东燊
编辑:誉靖怡 朱光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