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博罗教育“新风”吹到兴仁 “ 人才、理念、资金”三管齐下助兴仁高质量发展

博罗发布
2023-11-24 15:42
+订阅

朗朗读书声,传遍粤海黔山间。自开展东西部教育协作的3年时间以来,博罗县与兴仁市逐步构筑起教育人才互学互促、教学理念融会贯通、助学资金源源不断的“高速路”,持续推进博兴两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学校之间的结对协作成为两地教育协作的重要平台,也在兴仁市当地教育领域送来了博罗“新风”。

博罗教师“组团”入黔 助力兴仁学子自成“高山”

在兴仁市凤凰中学高三11班,来自博罗中学的高中数学一级教师谢满林正在为兴仁学生点拨高考数学重点难点和解题思路。自今年8月底提前选派至该校以来,他与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高中信息一级教师潘君梅、华侨中学高中地理一级教师邓丛洪等2位同期选派到同校的老师组团研究、共同探讨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引进。

短短两个月时间,谢满林通过听课、评课、博罗教师“组团式研究”等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采用博罗中学“定时间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的备课组工作“三定”新理念,同时在课堂上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学生的身边现象出发,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提出适时地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谢满林对于博罗教师“组团式研究”的工作成果充满信心,他表示:“通过此次教育协作,引进新教学、新管理,与兴仁当地师生一起共同进步,助力兴仁学子腾飞,在人生中自成‘高山’。”

自开展东西部教育协作以来,博罗县先后选派了2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前往兴仁市第八中学、兴仁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兴仁市第八小学等多所学校长期开展“组团式”教学交流工作,并结合“互联网+”“师带徒”“校地共建”等方式在两地结对学校之间开展远程教育,不断推动两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人才互促、教学水平提升。

博罗教学上场“竞技” 带动兴仁师生“拨云见月”

教育协作并不止于人才的选派交流,学校之间也随着联系的深入,跨越山海,不断推进实地互访、教学示范等系列活动。

11月16日这天下午,12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示范课在兴仁市王家寨学校先后开展起来,来自博罗县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的6名教师与王家寨学校的6名教师同场“竞技”,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各显神通”。

在五年级一班的课室里,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英语老师叶娟娟在该校首次采用绘本教学的创新方法,结合小组互动、学生演绎等灵活方式,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在课后,叶娟娟还积极与当地学生们互动,讲述“博罗故事”。

“这次有幸能参与这场千里之外的交流活动,不管是听课还是亲自授课,这都让我非常激动。”叶娟娟对教学交流的真挚之情溢于言表,“能够通过绘本教学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希望能为他们拓宽视野,在学习的路上一往无前。”

来自博罗县平安中心小学的英语老师王汉斌自今年8月底选派到兴仁市第八小学后,便积极融入当地师生中。当他得知示范课交流活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从兴仁市区的八小来到潘家庄镇的王家寨学校,先后观摩了两地学校开展的英语课,认真记录教学异同和优点。

对于教育这份事业,王汉斌时刻保持着提升自我的积极态度,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去开展教学工作。他告诉记者:“对于绘本教学这类创新教学,我与兴仁的老师们一起共同学习,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因为在教育协作这个平台上,不光是授人以渔,也让双方共同成长。”

王家寨学校初中语文老师詹杰在参与听课活动后表示,希望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与王家寨学校之间的学校结对能继续深化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博罗的老师会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采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机会让兴仁教师到博罗去学习交流。”詹杰说。

博罗资金锦上添花 提升兴仁教育“硬实力”

与王汉斌一同来到兴仁市第八小学的,还有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初中心理二级教师柯晓雅。在这段时间里,她担任起该校四年级5班的语文老师,同时兼任道德与法制、美术和音乐等三门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达到了17节。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也按捺不了她的工作热情。在完成日常教学之外,她还积极参与公开课研讨、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培养骨干教师等系列工作。

在教学之余,柯晓雅也关心着学生们的起居生活。由于该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在校内住宿,达到1600人以上。随着秋去冬来,柯晓雅也注意到该校师生住宿楼缺乏热水供应设备,在严寒冬日里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她主动联系校方领导了解困难问题,并与王汉斌、翟旭莹、王菊媚等其余3名博罗选派兴仁市第八小学的教师们共同研究,最终在博罗驻兴仁工作组的协调下,通过筹集博罗县社会帮扶资金29万元,用于新建住宿楼热水供应设备。该项目自11月11日起,用时20天,计划于12月1日完工投用,将彻底解决师生“冬日无热水”问题。

此外,利用教育协作这一平台,柯晓雅与选派同校的同事们积极联系来自广东的爱心企业,日前为兴仁市第八小学分校区学生们送来校服、学习文具、体育用品等“礼物”,并开展“送教下乡”等教学活动。

对于这些行动,柯晓雅一直坚信要脚踏实地、从细处做好,最终能汇成教育协作成果的一片“江海”。她坦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在教学交流方面,还是在两地师生情谊方面,都想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希望能在两地东西部协作中尽一份力,达到互助、共进、双赢的效果。”

自博罗县与兴仁市三年协作以来,两地持续通过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博罗县社会帮扶资金的投入,为兴仁市教育事业带来了新面貌,提升了“硬实力”。其中,在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安排方面,包括2021年投入约867万元在兴仁市第六中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学生食堂建设项目、2022年投入100万元实施兴仁市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2023年投入40万元在兴仁市第八中学实施共建示范性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项目等。在博罗县社会帮扶资金安排方面,包括2021年向兴仁市22所学校投入共110万元、2022年投入50万元实施兴仁市2022年“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培训项目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博兴两地这场千里双向奔赴的东西部教育协作中,有着两地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的身影,有着“各显神通”、平分秋色的教学交流,有着博罗县社会各界助力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和《惠州市教育局 黔西南州教育局东西部教育协作框架协议》要求的同时,博兴两地将坚持把握主动权,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协作工作,把博罗教育“新风”吹到兴仁,以“人才、理念、资金”三管齐下,不断提升教育基础“硬实力”,带动教育面貌“拨云见月”,助力兴仁学子自成“高山”,推动兴仁教育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