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石碁镇前锋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传承水乡农耕文化紧密结合,近日成功打造前锋村水乡农耕文化长廊,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长廊从装饰设计到安装施工,全程由村民沉浸式参与,力求把原汁原味的沙田水乡文化呈现眼前。
11月19日,前锋村党员群众一起来到前锋公园长廊,将水乡农耕文化展画、二十四节气簸箕画有序安装在长廊上。展画分别从渔猎工具、烹调饮食、居住特色、农耕过程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沙田水乡文化,勾起大家满满的乡愁记忆。参与安装展画的志愿者郭阿姨表示,看到这些展画就想起以前打鱼晒网的时光,“特别怀念捕鱼捉鱼、唱咸水歌的日子”。
此前,前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号召全体村民搜集家中闲置的锄头、钉耙、犁等传统农耕器具及虾笼、鱼箩等渔具,又组织村委工作人员搜集水乡、农耕、“二十四节气”等信息,把农耕器具、水乡渔具、劳作场景、水乡美食、农耕精神作为基本元素,与村民一道设计“水乡农耕文化长廊”展画版式。冯阿姨就是参与其中的积极分子。为了呈现沙田特色美食“撑粉”的制作过程,冯阿姨自告奋勇提出在自家亲手制作撑粉,“把制作过程拍下来放到长廊里,让大家都能了解以前的饮食特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为原汁原味地还原沙田水乡文化,村委工作人员劳小姐不遗余力地寻找各种资料、素材,甚至加班加点。她说:“因为沙田水乡疍家文化与一般的岭南水乡文化是有区别的,我们要甄选出符合我们村特色的资料素材,并与设计公司多次确认修改才完稿。现在的效果村民还是挺满意的。”
打造长廊现场
据了解,前锋村始建于清朝,地处珠江入海口的一块冲积平原,河涌纵横交织,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水乡农耕文化底蕴。前锋村党委书记表示,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水乡、农耕记忆在村民群众的生活中逐渐淡去,先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亟待传承发扬。前锋村开展文化长廊活动,调动起村民群众参与特色文化建设的热情,增强村民群众传承民俗、记住乡土、赓续文脉的意识,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和底蕴,凝聚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引导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幸福乡村、文明乡村。
据悉,前锋村还将继续打造学风家风长廊,进一步把前锋村“耕读传家”的精神发扬光大。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杨璐 通讯员石碁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