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完工!这条村的群众不再受困扰~

高要发布
+订阅

南岸街道江口社区水运村滑坡位于水运村民居后侧山坡,2018年,受“艾云尼”台风引发的强降雨影响,导致边坡松散土质顺坡滑落。为彻底消除这一风险隐患,该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项目已纳入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列入省2023年民生实事工程

▲区若琳 摄

近日,有好消息传来!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目前,该隐患点已经完成治理。

近日,记者在水运村滑坡区看到,原本由蓝色塑料布覆盖的滑坡区已采用混凝土砌块对山体侧坡进行支撑,一个个框架梁

为坡下32户共112名居民筑起了第一道“保护墙”,坡脚还修建起一段长约100多米的截排水渠。

▲邓达荣 摄

据了解,该治理项目由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持,采用了“削坡整形+锚索框架梁+坡面植草绿化+截排水系统”措施对该处滑坡进行有效治理。

▲邓达荣 摄

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仲超介绍:“由于施工场地狭窄,危险性大,常规机械无法进行土方施工,于是我们便组织了大批熟练工人,采用人工方式一铲一铲地把危险岩土体进行清除,创新使用超小型锚索钻机进行精心施工,高质量完成了关键部位、居民房屋旁边区域治理工程。经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在11月5日完成了治理工程施工任务,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个多月,努力为广东防灾减灾和绿美广东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家住坡下的郭婆婆告诉记者,由于山坡附近仍居住着不少村民,以往汛期或遭遇极端天气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会组织影响范围内的村民撤离避险。现在完成治理后,居民生活更舒心了,郭婆婆家里因陡坡遮挡而常年昏暗的厨房,如今也光亮了不少。

▲邓达荣 摄

村民郭婆婆说:“我家房子后面就是山边,原来房子距离山体很近,阳光都被山体遮挡住,无论是白天黑夜都要亮着灯。每逢下雨天、台风天或恶劣天气都会提心吊胆,必要时还需要到外面旅店住。现在整治后,白天不亮灯也觉得很明亮很安全,感觉住得更安心了,感谢党和政府把这项工程搞得这么好!”

据郭婆婆介绍,以前她家的房子距离滑坡区不到1米距离,而且从往后数的几户人家离山边也越来越近。记者在现场看到,

经过削坡后的山体坡度已经从原来近70°降为45°左右,屋后与山脚最大距离也从不到1米拓宽至4米多,群众房屋采光也好了很多。

▲邓达荣 摄

进入汛期以来,我区不断加强水运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护力度,建立“两卡一预案”制度,确保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在岗,落实好汛期巡查,并及时疏通排水渠、保持排水畅通等,截止今年汛期结束,暂未发现相关险情情况。

市自然资源局高要分局地质灾害与矿产资源管理股负责人李官海介绍: “南岸街道江口社区水运村滑坡地质灾害点目前已经完成了工程治理。接下来,我们将重新安装好地质灾害监控设备,待绿化完成以后,我们将会组织专家申请初验,在一个水文年之后,再向市自然资源局申请终验,最后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核销。期间,我们还需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检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邓达荣 摄

原标题:聚焦民生实事 消除风险隐患 我区完成南岸街道江口社区水运村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区若琳 邓达荣

编辑:汤子莹

二审:李一双

三审:王雄伟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