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选择在研学实践教育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随着研学游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团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景区参观游览。近年来,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莲花山旅游区、沙湾古镇、岭南印象园等番禺区各大景区纷纷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和特色,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研学项目,受到众多学生的青睐。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研学体验,近期,莲花山旅游区、岭南印象园等番禺多个景区还在原有研学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将沉浸式体验与研学游相结合,推出更新更有体验感的研学项目,让研学游更好“寓教于游”。
莲花山旅游区
根据季节特点推出特色研学课程
莲花山旅游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学生研学的不二之选。近年来,该景区根据现有文旅资源特色,开发“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动植物科普教育”“劳动实践教育”“趣味财商教育”“康养简操体育拓展教育”“传统国学礼文化系列”等不同主题的研学课程,通过赏、听、做、行,确保学生“游有所研、旅有所学”。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主题研学课程的基础上,莲花山旅游区还根据季节不同特点,在一些主题研学课程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如在每年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该景区在植物科普教育系列课程中重点推出《一颗莲子的生长自白》研学课程,在劳动实践教育系列课程中重点推出《手作莲花饼,趣味DIY》研学课程。
孩子在体验中进行访古探秘研学
记者了解到,莲花山生态环境好,每年冬季,莲花山旅游区都会吸引很多鹭鸟到这里过冬,游客可在清晨或傍晚看到万鹭齐飞的壮观景象。近期,该景区在动物科普教育系列课程中全新推出《小小鹭鸟观察员》研学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将欣赏莲花湖、鹭鸟栖息地优越生态环境,观赏千鹭齐飞、鸣嗥起舞的壮观景象,在趣味互动中学习鸟类基础知识,了解鹭鸟习性与栖息环境特征以及学会使用望远镜、科学观察和记录观鸟活动,唤起学生对野生动物及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感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神奇。
学生在莲花山旅游区用望远镜观察鹭鸟
据了解,为了提升学生研学旅行体验,该景区除了让学生使用3D智能导游、POI兴趣点搜索、“360°景观”游览等功能,让学生充分享受“边游、边赏、边学”的沉浸式过程,还借助科技手段改造升级景区游览设施,在莲花城海防教育基地结合舰队模型、灯光投影等打造海防阵图,并在海防文化、海丝文化等课程中推出角色扮演、互动剧场等项目,让学生在快乐的研学旅途中了解更多知识和文化。
岭南印象园
注重学生研学体验感
岭南印象园以“古代岭南文化”为主题,复原岭南地区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充分体现岭南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近年来,岭南印象园针对学生和亲子群体,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活动,通过探索岭南文化研学活动,用课题研究的形式发现和探索岭南,了解岭南文化、历史人文、建筑美学、手工艺术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岭南文化。
记者了解到,在以往推出的研学活动中,该景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讲解、体验佛山无影脚、如来神掌、鸡公榄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一起回忆怀旧的美好时光,体验岭南经典怀旧游戏的无穷乐趣。而今,该景区更加注重学生研学过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全新开发“非遗印象”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让学生以其趣味灵动的形式,加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
岭南印象园开展探索岭南文化研学活动
近日,参加由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珠水同舟——粤港澳青年非遗系列研学”的33名暨南大学粤港澳大学生,走进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岭南印象园,通过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非遗宫灯制作体验等形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他们对非遗的热情与传承意识。
在活动中,研学团追寻“非遗密码”的破译路线,探访醒狮、龙舟、粤剧、岭南木偶戏、南拳、花灯等不同主题的非遗场馆,破解暗藏在实景文化场馆中的益智谜题。专注解谜的过程,令粤港澳青年融入每一项非遗技艺,浸润在非遗的独特魅力之中。实景解谜与非遗知识的创新性结合,为粤港澳青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场景化的非遗研学新体验,为推动粤港澳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活动还设置了非遗宫灯制作环节,为粤港澳青年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深度体验非遗匠心、感悟非遗美育。
学生通过实景解谜游戏了解非遗文化
文:番禺融媒记者 陈晓
图:景区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