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财政办直联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途中发现一处安全隐患,经协调,石湾镇街道财政办、玫瑰社区直联部门石湾镇街道人大办公室兼职网格员联手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这是石湾镇街道智慧社会治理中心(下称“智治中心”)今年创新“直联进网格”互融共进工作模式的成果。该模式让挂点直联工作人员“变身”兼职网格员,推动解决一系列民生实事。
高位协调构筑“硬支撑”
挂点直联是部门与基层一线加深交流、协作的常用工作机制,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挂点直联的作用,智治中心今年创新“直联进网格”互融共进工作模式,发动全体挂点部门加入村居工作站的兼职网格员队伍,与此同时,智治中心也成立了挂点督导组,由中心工作人员分片区挂点联络各村居工作站,指导村居工作站开展网格化治理工作。
直联部门工作人员与社区网格员到隐患现场查看情况。
与社区工作站专职网格员相比,挂点部门工作人员有着资源更丰富、协调渠道更广的优势,与熟悉社区环境、熟悉群众的专职网格员形成互补。他们有了兼职网格员这一新身份后,不仅深入社区,更沉下身子融入小网格,用精细的“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对于部分在网格、社区层面难以解决的社会治理难题,依托“直联进网格”模式,可以实现高位协调,从而推动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在石湾镇街道玫瑰社区,这一工作模式在直联部门和社区工作站的通力合作下运行顺畅。
近期,街道财政办工作人员在玫瑰社区开展工作途中发现,位于岭南大道北96号边的停车场与人行道交接处存在坡度过大的问题,车辆经过时容易发生剐蹭底盘的情况,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专职网格员第一时间通过生态网格APP进行了问题上报。街道财政办、玫瑰社区直联部门人大办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迅速牵头组织街道智治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办开展实地勘察。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由街道财政办、人大办协调多方资源,联系专业施工队,顺利完成了现场路面修补工作,将原本的陡坡改造为平缓的斜坡。过往的市民对此纷纷点赞,表示陡坡改造后方便了他们的出行,也让他们在驾车经过这一斜坡时感到更加安心。
推动解决群众“痛点”问题
除了解决路面陡坡这件民生实事,玫瑰社区早已凭借“直联进网格”工作模式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困扰群众已久的痛点问题。
早前,田心苑小区的楼道堆物问题一直是玫瑰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本就狭窄的楼道空间被各类杂物挤占,让楼道变成了“杂物间”,存在较大消防隐患。社区党委就此问题与小区物业多次沟通,并分别向街道执法办、消防救援所等部门进行汇报。无奈小区物业以资金不足、业主不配合为由,一直无法清理,导致楼道堆物情况愈发严重。
在直联会议上,社区党委将此情况向街道直联部门人大办公室反映,在接到问题反映后,人大办公室党支部立即联系了街道相关部门,组织环卫工人开展了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对田心苑小区楼道、天面及平台进行全面清理。面对部分居民的抵触情绪,挂点直联网格员在现场积极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
清理后的楼道焕然一新,困扰社区的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挂点网格员也将田心苑小区作为重点关注的小区,防止乱堆杂物问题的反弹。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化解社区矛盾
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化解社区矛盾也是挂点直联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挂点直联网格员作为一道桥梁,能够推动沟通交流,协调各方利益。
玫瑰园北区是9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为老旧,消防条件较差。近日,居民就小区加装电动车充电桩选址的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部分居民认为在小区内加装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提议选址在小区外围。街道智治中心挂点玫瑰社区的督导员得知后,牵头召开玫瑰园北区加装电动车充电桩沟通会,组织街道消防、城建部门、社区挂点直联部门人大办以及居民、物业代表面对面沟通,讨论研究安装和选址方案。
挂点直联网格员在小区楼道向居民做解释工作。
通过居民代表发言提问、部门工作人员答疑并给出专业意见,结合实地走访,会后各方初步达成共识,选定了三个选址备选点,下一步将在查阅小区红线图后对选点方案作进一步研究。通过“直联进网格”的工作模式,居民的声音能够更好地被听见,能够理顺群众错综复杂的诉求,筑牢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在“直联进网格”的工作模式下,挂点直联兼职网格员守好网格“责任田”,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带回来”,把资源和解决方案“送下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南方+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胡周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