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农历小雪日,11月22日,第十届“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活动在大岭山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隆重举行,各界嘉宾与广大市民在这里共品莞香之韵,“沉浸式”感受大岭山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 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活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陈杭,东莞市委副秘书长赖辉东,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绍光,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美良,东莞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杨石光,东莞市林业局局长黄德洪,东莞市林业局副局长江日年,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芳辉,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晓华,叶淑帆、陈剑峰、何国斌等镇领导嘉宾出席了活动。
体验传统香文化,开启美学生活方式
当天活动采用启动仪式+莞香溯源+香市雅集+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方式进行,不少市民、部分民族团体早早来到现场,观摩采香仪式,观看香道表演,品香,吃大岭山荔枝柴烧鹅,看本土文艺演出……零距离感受传统美学生活。
当天上午5时左右,经过采香仪式后,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来到采香现场,遵循古法,采集今年的头香。
“东莞香典”莞香采香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古装情景表演《莞香吟》的唯美舞姿中拉开序幕。随后是宣读祭文仪式,香农们身着古装、手持竹简,虔诚而庄重地敬谢天地祈愿丰收。
黄晓丽在致辞中表示,莞香不仅是东莞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东莞城市精神的象征,十年来,东莞一直坚持深化莞香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将“东莞香典”打造成为全市的文化品牌活动。接下来,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将联合大岭山等镇,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推动莞香文化活起来,希望大家携手共进,继续加大莞香资源整合,加强莞香树种植、项目保护、品牌打造,不断擦亮莞香金字招牌,为莞香文化传承添彩,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叶晓华致辞时表示,大岭山镇将以“百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推动莞香产业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传统非遗文化项目向文化产业转变,由传统农副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变,莞香市场由传统的线下交易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进一步凝聚“香”魂,引导广大莞香工匠依托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非遗工作站等平台,守正创新、悉心探索、精益求精。做强“香”业。依托莞香非遗保护园、莞香特色小镇等资源,全力推动莞香文化旅游体验街区、现货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传播“香”气。积极搭建更高、更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莞香“走出去”,进一步提升莞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香”飘四海。
▲理香现场
▲一闻倾心,市民醉心于莞香的诗情画意。有的现场体验制香,将时光捻成氤氲烟气。
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现场组织烧制百只荔枝柴烧鹅,还带来了情景演唱。荔枝柴烧鹅色泽光亮、鲜香诱人,市民朋友一边品尝烧鹅美味,一边欣赏精彩文艺表演,尽情体验非遗文化之美。
聚焦“百千万工程”,促进莞香产业创新发展
当天的“东莞香典”有三个特别的仪式——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莞香制作技艺指导手册》发布、“莞香赋能”签约仪式。
▲ 张拔海为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揭牌
大岭山镇党委书记张拔海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共同为“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揭牌,该合作社是在大岭山镇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由莞香龙头企业尚正堂莞香种植公司牵头,联合多家莞香种植基地共同组建的专业化平台。大岭山镇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创新构建“1236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该体系中的“3”即擦亮莞香、荔香、书香文化品牌,发挥文化效能,助力大岭山“百千万工程”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大岭山积极探索“一红二源三香”的文化发展路径,其中“二源”包括“莞香制作技艺的重要源头”,“三香”包括“清幽的莞香”。由此可见,莞香在大岭山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合作社揭牌后,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发布了他们的最新成果——《莞香制作技艺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从莞香产业的专业角度,对莞香发展企业、莞香品质、生产技术等行业标准作出规范要求,且前瞻性地从沉香药效学的角度提出莞香药用的开发前景。这吸引了不少市场关注的目光。
▲ 张拔海、黄欧共同发布《莞香制作技艺指导手册》
在“莞香赋能”签约仪式上,东莞市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和明语药业公司、纪馨生物科技公司等单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是为大岭山推动莞香生物科技研发应用和市场推广的又一崭新成果。
近年来,大岭山在推动莞香产业集群化建设中持续发力。目前,围绕莞香产业实施建设的莞香大数据云、生物科技基地、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都是应用现代科技打造莞香产业中心聚集地的重要举措。
▲ 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
其中,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是以莞香文化为主题,集展览、收藏、研究、交易、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展厅,建成后将成为莞香产业的一个重要聚集地,有利于大岭山莞香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促进莞香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据了解,大岭山将以莞香制作技艺重要源头为核心,加快推进莞香特色小镇会客厅、莞香生物科技基地等项目建设,研发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重点打造莞香相关的芳香产品制造产业、大健康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当天,知东莞、东莞+、文化莞家、大岭山融媒等直播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吸引数万市民在线观看。
END
来源 | 大岭山融媒体中心
记者 | 蒋兵华、黄凯琪、赖浩然、曾士豪
编辑|黄凯琪、祁玉婷
审校|李志锋、李应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