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位在穗科学家入选两院院士!

广州创新
+订阅

11月22日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

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

其中,广州新当选两院院士 5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   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恩厚 华南理工大学

邢   锋 广州大学

刘   超 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

一起来认识一下

5位优秀的在穗科学家

马骏 -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作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马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教授是我国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教授是我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鼻咽癌诊治专家和研究型医生,38年来他聚焦高发于我国的鼻咽癌(占全球病例47%),首创鼻咽癌“增效减毒治疗”新理论,制定了国内外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临床诊治国际指南,对全球鼻咽癌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表于NEJM、JAMA、Lancet、BMJ四大医学主刊等高水平杂志,水平世界领先。马骏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度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两度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技十大进展,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何宏平 -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何宏平,矿物学家,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和1999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矿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法国INSA-Lyo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矿物学研究,在矿物表面作用、矿物生长理论和矿物资源利用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推动了矿物学理论创新与学科融合发展,为稀土和黏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曾获国际黏土学会杰出成就奖(AIPEA Medal)、美国黏土学会Jackson奖、法-中科学与应用基金会首届Gilles Kahn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李四光奖、南粤百杰、金锤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美国矿物学会会士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公众号

韩恩厚 -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韩恩厚,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兼职高级访问学者,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院长、(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亚澳非区域办公室负责人、Corrosion Reviews主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期从事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定与剩余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三次担任国家973腐蚀项目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等。以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6年获惠特尼奖,2019年获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2021年获钱三强科技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津贴等多项荣誉奖励。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公众号

邢锋 -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单位:广州大学

邢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现兼任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ACI(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杰青、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3部;出版学术著作6部,以一作或通讯发表期刊论文175篇(SCI收录113篇);SCI他引10355次,H指数55;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世界前2.0%”终身影响力榜单;授权发明专利120项(含11项欧美发明专利)。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许金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 项(排名1、2)。

来源:广州大学公众号

刘超 -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单位: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

刘超,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法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专业技术二级岗,警务技术二级警监警衔。30多年来,一直在广东公安系统从事DNA鉴定技术研究,是我国法医遗传学主要创始人、DNA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发起者和DNA试剂的主要研发者。他以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为导向,在疑难检材DNA检验、试剂研发、数据库建设及溺死鉴定等工程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编专著6部;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73篇(SCI83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1名;获授权发明专利16件。荣立个人一等功两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首批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来源:广东禁毒公众号

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共59人,分专业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2023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共74人,分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来 源: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