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塱头古村系统地保留了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是“乡约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围绕“百千万工程”要求,以百年古村“二次创业”为契机,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塱头村鸟瞰图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深化村落保护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保护规划》,并于2017年获得省政府批复实施。规划研究范围为塱头村村域行政界线范围,面积约为625.13公顷,其中划定核心保护范围面积约17.4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29.05公顷。对保护区内建筑制定了分类管理措施,对文物建筑按文物管理要求严格保护,对历史建筑和风貌协调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合理利用,维护和修复传统风貌,改善外部环境和内部设施。同时,为推动中国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打造乡村振兴的精品示范工程,组织编制了《花都区塱头古村(塱东塱中)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塱东塱中的传统建筑进行统筹的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改善公共环境,加强旅游资源建设,并引入文化产业,以塱东塱中区域辐射整个古村,实现古村“自我造血”。
二是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历史文化名村风貌。结合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以“文化旅游产业导入、乡村振兴设施建设、历史文化名村风貌提升”为目标,以“读书便佳”为内核精神,打造乡村振兴的精品示范工程,提升历史文化名村风貌。规划古村展览、民宿区、露营区和文化街市等功能分区,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结合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的纯公益属性,项目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
三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优势,打造岭南特色地标。塱头文化中心(取名“春阳台”)作为塱头村乡村振兴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高度浓缩传统文化历史脉络、人文精神的标志性场所。春阳台坐落在塱头古村东南角的天然荷塘中,总建筑面积达8602平方米,建筑采用红瓦、青砖和素混凝土为材,以塱头古村梳式街巷为灵感设计步道,并在屋顶建有25个荷塘,与古村荷塘共同构成“立体荷塘”,融合岭南风貌、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于一体。
春阳台全景
春阳台—藏书楼
四是深挖历史文化底蕴,重焕古村生机。依托古村文化底蕴,开展特色文化展览与活动,聚焦中国传统社会的耕读文化,精心策划“与道大适”展览,陈设曾国藩、林则徐、骆秉章等名人的墨迹与信札,并开展高校毕业生全馆开放、“毕业照”拍摄与香囊DIY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都能切身享受到传统节日与文化艺术的熏陶。
下一步,花都区分局将继续高度重视传统古村落保护传承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激发传统村落活力的新路径,持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