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镇三村”入选!一文读懂“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好经验好做法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发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广东省5个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49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其中,广州市一镇三村金榜题名!分别是增城区派潭镇,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村、白云区太和镇白山村、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评选,先由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并对照创建标准优中选优推荐上报,在此基础上,经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严格评审和公开公示后认定。评选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基础,推动示范村镇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创建质量和效果。同时,深入总结示范村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好示范村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乡村治理出新出彩,为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添新喜。

乡村治理出新出彩,为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添新喜。

增城区派潭镇

该镇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近年来,该镇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推动乡村治理各方面工作取得实效。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健全。加强“头雁”引领作用、加强党建阵地建设、严抓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推进党员联系农户、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员“先锋行动”;成立派潭镇综合治理委员会,建立“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镇属单位(部门)挂点村、村干部联系网格小组、党员联系到户”责任体系;建成3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石龙头党建实践基地、小迳村党史教育基地、党建雕塑宣传阵地等,推动党建阵地“提档升级”;推行“村(居)民议事厅”“积分制管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建设及在职党员和单位党组织“双报到”工作,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基层管理服务便捷高效。增设“云窗口”平台,将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广东政务服务网,并制定公开公共服务事项权责清单,推进镇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推进社会智慧治理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将38个村(居)主要出入口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能摄像枪统一接入区镇社会智慧治理平台;建设村居治保会、群防志愿队员、最小应急单元、综治维稳信息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5支群防群治队伍,全面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以创建全国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管理试点为契机,探索“分网格、明责任,盯重点、守路口,涉用火、云审批,有火情、通村居,打清守、三不离”工作方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农村公共监督规范有效。推行“一事一议”,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制定村级微小权力责任清单,每月定期检查农村基层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对38个村(居)落实公章“双人双锁”制,要求各村(居)党支部公章、村(居)委会公章、村经济联社公章、经济合作社公章由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中存放管理;镇纪检监察办、村务监督委员会严厉打击侵占集体生产、发包收入等行为,规范运作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广“积分制”,在东洞村探索“五治融合”新模式,完善村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监委会、乡贤理事会等组织设置;通过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提升基层社会法治水平;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弘扬德治文化;建立镇领导包案和信访积案、难案、热案化解工作机制,对重点人员、事项实施专人专案、一人一策,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扫黑除恶专线斗争排查的同时,建设法治广场。

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村

该村位于增城区东部,村内有东江纵队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是增城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特色治理经验,其最突出的做法是把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贯穿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

持续加强村党组织领导。一方面,创新“6+X”学习教育模式,通过党员干部座谈会、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向党员传播大埔围村“革命故里,生态家园”新时代内涵,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打造“红色治理”引擎,由街党工委领村,村党组织“一肩挑”书记带村,联合村民议事治村,健全党组织领村带村治村机制。

持续规范村民依法自治。在民主议事厅建设方面,引进电子表决系统;在推行“一事一议”制度方面,制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民议事厅投用以来,讨论表决包括乡村规划、规章制度、村规民约、项目建设、集体资产承包(租赁)、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等89项,村民集体决策议事过程公开透明,有效激发村民治理的主体意识。

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建设大埔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抗战历史纪念馆,突出东江纵队革命老区文化,通过“重走长征路”等项目传承红色基因,围绕“革命故里,生态家园”建成增城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要活动场地。同时,每年组织开展“重家教、正家风”活动、美丽庭院评比活动,设立功德榜、好人榜,引导家家户户自觉传诵践行祖辈家训。

白云区太和镇白山村

该村位于白云区北部,是广州市第一批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近年来,该村通过施行村干部履职清单化、服务村民星级化、乡村管理法制化、农村生态园林化,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村干部干事活力被激发。完善村干部坐班值班、承诺践诺、外出请销假等10项制度,明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10项主要任务,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编印《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手册》,在党务、村务、财务等8方面明确工作程序,让村干部进有“标尺”;推行绩效管理措施,建强村级工作队伍,健全权责清晰的村级部门架构。

村干部思想作风有转变。实施“积分制+清单制”,鞭策村“两委”及工作人员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所需;组建“堡垒力量”200人,全面开展“洗楼”工作;建立“互联网+网格”模式优化村级网格管理,方便村民使用微信小程序参与各项评比活动。

乡村治理法治化大提升。严行“四议两公开”制度,2022年共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20余次、党员代表大会3次、村民党员代表大会3次、经济社会议30余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普及宪法、法律援助、低保、医疗保险、村委选举等知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出成效。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经济社选派第一书记,对计划产业项目较多、暂未实现“一肩挑”的经济社,由村委委员兼任第一书记;围绕村庄“外在美、内涵美、全域美、持久美”的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思路,引进帽峰山文旅孵化器、郎中医青少年中医药科普园等项目;组建生态文明流动宣传队,由年轻党员、积极分子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乡村振兴政策。

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

该村位于花都区赤坭镇中部,是洪拳创始者洪熙官故里。该村围绕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报道,其垃圾分类示范工作被央视《朝闻天下》进行专题报道。

村党组织领导有力。打造岭南盆景小镇“大党委”,通过开展“人才回乡”工程,从退伍军人、优秀青年大学生、在外经商的乡贤中选出8名年轻有学历的党员组成村“两委”班子;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党性不强、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开展谈心谈话;修订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经济联社社长,实现“三个一肩挑”;设置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员在家门口挂“共产党员户”牌,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

村民自治规范有效。2020年以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6次,议定工作102项;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名非“两委”成员的村民组成,全村重大事项、重大开支等均纳入了其监督范围。成立村社干部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积极参与创建平安村居(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村委员广场及各村民小组设村务公开栏,同时开设村公众号,村里大小事线上线下同步送达每户家庭。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法治宣传专栏,建法制长廊、农家书屋、新征程驿站书吧,同时利用村民微信群、村公众号、村广播定期播放、发送法制信息;2020年以来举办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场,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接受法治培训4次。同时建立村公共法律服务点,聘请法律顾问每月到村提供咨询,镇派出所安排民警驻村建立6人治安管理队伍,治安员24小时值班;依托在村主要干道上和出入口设立的视频摄像头建立治安监控室。

文化道德培育新风。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室”“村民大讲堂”等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举办岭南盆景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全方位发展乡村文化文艺事业,着力培育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全方位提升村民精气神。2020年以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8场,组织开展6次敬老爱老活动。同时,村卫生室有医生驻村,依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立老、幼照料服务体系,对不符合道德的行为,由村民理事会主持话事。引进第三方家庭综合服务机构——助农服务中心参与调节村内矛盾,制定纠纷处理流程。

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全村建立了标准公厕及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垃圾分类指导中心,形成生活垃圾户分类、片收集、镇转运和集中处理体系。全村绿化率极高,拥有300亩竹洞湖、中心绿地公园,1.7公里环湖绿道,路灯等照明设施完备,道路硬化率100%,5G网络全覆盖。

【记者】陈静

【通讯员】穗农宣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冼伟锋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