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补土 | 不吃枣子偏吃仁,只为养血助睡眠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医学指导: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卢传坚教授

最近一周,广东的昼夜温差特别大。夜间及晨起时冷得要裹上毛衣,到了中午太阳高照,又热得浑身大汗。冷热交替,意味着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剧烈,这对于人体的气机升降影响也明显。不少人“入冬”后反而出现了失眠的现象,晚上要么难以入睡,要么睡得不安稳,不仅多梦纷纭,还容易醒来。第二天起床时仍旧十分疲惫,像是没有休息过一样。

因此,近来各种安神助眠的“秘方”便受到青睐:睡前泡脚、助眠香薰、按摩穴位……当然,大家最爱用的还是养生膳食。这其中,有一种鼎鼎大名的助眠药材,便是酸枣的果仁。

“劳模”酸枣

酸枣树是一种长在野外的小灌木,生命力特别强,只是果子味道不好。枣农们爱种酸枣树,却不是为了果子,而是用它当载体嫁接各种枣树,以获得优良品质的大枣。所以酸枣也算是枣树界里的“劳模”,不仅自家能产枣子,还能帮别家“生”。

酸枣子虽然没有甜大枣那么受欢迎,但它的枣仁可比枣肉更值钱,早自《神农本草经》的时代就已用于入药。酸枣仁味道甘、酸而性温,能够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吃了它不仅能睡得快,更能睡得沉。

本草功效

《黄帝内经》中云:“阳入于阴则寐”,失眠往往和气血运行的异常有关。夜间人体的阳气本该回收,如同潮水落下,水面平静后,阳静阴藏,便能安然进入梦乡。可如果这股气“降”不下来,人便会心烦意乱,或是虽有睡意但始终睡得不深,导致多梦。这时候,要针对阳不能“入阴”的具体病因,采用滋阴、降火等多种治法。

而如果是病人本身血虚不足导致的失眠,便可以加上酸枣仁。它既有养肝血的作用,还能收敛肝气。充盈的肝血能使得人的阳气顺利“降落”,得到休养,不仅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第二天起来也能精神百倍。

秋冬季则更宜用酸枣仁,正顺应人体“宜降宜藏”的养生特点。酸枣仁味道酸涩,因此市面上有不少成品会把它做成糕点。或是买上一小把,打碎后加上红枣一起煮杯“双枣茶”,味道也可口。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