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龙川县举行林业碳普惠现场交易仪式,首批林业碳汇“交易”量达67.3238万吨,为54个村带来1000.82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经济价值的新突破,开启了碳汇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01
成交总额1000多万元
千年古榕见证绿美生态龙川建设工作创新之举。11月22日,龙川县四都镇新四村古榕树下,龙川县林业碳普惠现场交易仪式在此举行,广东华清双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龙川54个村签订购买协议,总“交易”量达67.3238万吨,成交总额1000多万元。
此次交易标志着龙川县成功开发首个碳普惠项目,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多重效应,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推动龙川县林业碳普惠工作进入新的里程碑。
02
龙川生态资源禀赋优越
生态是龙川第一优势、第一品牌,绿色是龙川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龙川县位于东江和韩江上游,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生态发展示范区、粤港地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粤东北天然生态屏障。作为千年古县和林业大县,龙川县森林覆盖率达74.06%,森林总蓄积量达886.43万立方米,生态资源禀赋优越。
03
真正实现“空气卖钱”
龙川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政府+国企+村集体+村民”新模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对54个原省定贫困村森林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立项开发森林固碳产品,通过碳普惠交易,以提前支付的形式将钱款直接转入村集体账户,由村集体管好用好交易钱款,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转换,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真正实现“空气卖钱,不砍树也能致富”。
04
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龙川样板
接下来,龙川将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坚持以先行示范标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笔一画书写好龙川的绿色名片,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龙川样板。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陈小玲、刘远朋
特约记者:曾祥太
编辑:林梓楷 校对:李雪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