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面积为795.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3.7万人,面临着人多、屋多、基层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的现实问题。近两年来,白云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874宗,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家庭邻里纠纷约占全区人民调解案件总量25%,是最为常见多发的纠纷类型之一。家长里短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白云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以搭建多个解纷平台、整合多元解纷力量、打通多条解纷路径、探索多种解纷良法“四多”新时代枫桥式解纷法,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春风化雨般化解了大量家庭邻里纠纷,进一步理顺民心民意,稳定社会大局,为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奉献白云司法行政力量。2022年以来,全区各类调解组织共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共计4872宗。
固本强基,健全多个解纷平台
横竖织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纵向完善24个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线点、404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点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横向指导设立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及其他特色调解组织130个。强化与公安、妇联等部门联动,搭建起覆盖全区的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及驻镇街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宽领域、全方位,规范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让调解“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因地制宜搭建多元特色解纷平台。创新在永平街道岭南片区超大型社区设立民事家事公共法律服务站,重点围绕漏水、噪音、杂物堆放等邻里问题以及离婚财产分割、抚养权等婚姻问题进行法律咨询解答,就地解决好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打造永平街永泰、东平警务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探索“调解+警务”模式,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助力纠纷类警情压减。在棠景街机场社区万方园、金沙街沙顶社区保利西海岸星海花园、深业江悦湾设立小区物业调解工作室,发挥小区物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以“调解+物业”模式高效化解家庭邻家纠纷。搭建1个区级、多个镇街级未成年人保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切实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一条龙”法律服务,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屏障。
专群结合,整合多元解纷力量
配齐配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力量。在市司法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选34名专职调解员进驻各镇街、法院等,锻造出一支“能够调、懂得调、调得好”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队伍。培育55名城中村专职调解员,增强来穗人员家庭矛盾及城中村租房邻里纠纷的调处能力。
建强基层镇街、村居兼职调解队伍力量。组建起1580名镇街、村居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带动党员干部、治保队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多元调解力量加入,通过日常走街串巷、入院到户等方式排查化解家庭邻里纠纷,让“身边人”化解“身边事”。邀请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基层调解员进行家庭邻里纠纷专题业务培训,提升调解员解纷能力水平。
组织发动专业律师调解队伍力量。充分发挥专业律师在基层法治化治理的重要作用,明确法律顾问兼任各级调委会副主任,协助镇街、村居处理各类家庭邻里矛盾纠纷。成立以专业律所律师为主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积极进村居提供法治宣讲、流动课堂等“定制式”法律服务。
联动共融,打通多条解纷路径
五调衔接,打通联动解纷路径。深化诉调、警调、访调、综调、律调“五调”对接,发动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力量参与法院诉前联调、公安纠纷类警情、信访综治维稳等联动调处工作,凝聚解纷合力。深化“庭所共建”工作,推动人民法庭与司法所“结对子”联调矛盾纠纷、联合普法宣传。
筑牢防线,打通网格解纷路径。推动219名村居法律顾问进入3454个居民网格微信群,通过线上及时解答涉及家庭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打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公里”。在松洲街、金沙街等成立网格员法治服务队伍,培训网格员通过走村入户,和居民聊心事、拉家常等方式排查矛盾纠纷,当好信息收集员和纠纷调解员,以点带面将人民调解深度融入网格,助推社会治理工作做细做实。
数字赋能,打通线上解纷路径。积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解纷平台化解家庭邻里纠纷,依托“云法调解”微信小程序以及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通过“指尖点调解+扫码解纠纷”“查法典+看案例”“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纠纷调解服务,实现家庭邻里纠纷“一码通”解决。
精准普法,打通源头预防纠纷路径。广泛开展“人民调解宣传月”等普法活动,通过户外宣传咨询、讲座授课答疑、知识问答、调解室实地参观、经验分享交流会等丰富的形式,让群众了解人民调解的意义、内容和优势。结合居住生活、婚姻家庭等常见纠纷及法律知识,依托“法安白云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载体进行精准普法,以“趣味漫画+以案说法”的形式编制《幸福人生 与法同行》电子书,阅读量超8万人次,切实提升群众“依法办事、遇事找法”意识,源头预防纠纷发生。
守正创新,探索多种调解良法
以人为本,探索“五心”服务调解法。坚持“热心接待、细心调查、耐心劝解、贴心关怀、公心调解”,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关爱帮扶等服务,以融情于法的方式提升家庭邻里纠纷化解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纠纷调解中都能感受到温暖真诚、公平正义。
德法并举,探索“四步”问诊调解法。坚持总结基层家庭邻里纠纷调解智慧,以“望”言观色、“闻”知缘由、“问”来疏导、“切”准开方“四步”精准剖析家庭邻里纠纷争议焦点,灵活运用法律法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家风文化等群众容易接受的理据,以接地气的方法为民纾困解忧。
结果导向,探索“一心一意”调解回访法。坚持把“群众安心、群众满意”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调解回访等“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纠纷反弹苗头,持续跟进调解,促进家庭矛盾、邻里争议实质化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应。
来源:白云区司法局、白云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