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头镇升辉北工业区,这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奥马工业区”,掺杂着各种方言。在这个珠三角小镇里,坐落着10座奥马工厂。
在这里,我们深刻意识到奥马冰箱总裁姚友军所言的“奥马的独特性不可复制”的真正内涵。
奥马冰箱工人在检测冰箱。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百亿”奥马的独特性,在于管理的扁平化。从总裁办公室到董事长办公室,整个奥马冰箱的管理层办公区与厂房距离不到50米。产值过百亿的奥马,8个成品工厂和2个零部件工厂都集聚在面积不到28万平方公里的南头镇内,一河之隔的顺德就有奥马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群体。
众所周知,冰箱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行业。打个比方,客户在淡季可能只需要4千台冰箱,但旺季需求量可达到4万台。作为外贸依存度达到85%的企业,奥马冰箱必须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生产节奏。而生产基地的聚集,让奥马在应对风云变幻的海外市场,拥有更快的调整速度和能力。
剖析奥马在应对非典、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新冠疫情等市场变动时的成功过往,厂区的“集聚”以及扁平化的管理也成为奥马能够快速应对危机的关键筹码。
当前,不少家电品牌的厂区,为了靠近市场,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应对市场危机时,必须将问题层层上报,再将决策层层下达。面对急速变化的市场,这耗费了时间,不利于市场决策。而奥马的市场决策往往在获取信息后的短时间内就能落实。
“百亿”奥马的独特性,还在于独一无二的创始团队。
广东奥马冰箱有10座工厂落在南头镇。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奥马冰箱管理层的每位核心成员从组建奥马前,就拥有20多年的冰箱从业经验。从销售到产品生产、供应链把控、经营控制,这些合伙人各有优势,合作多年,他们拧成一股绳,让决策管理变加顺滑。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奥马冰箱能够迅速在危机困境中发现原材料暴跌的商机,并且短时间内决策“采购”,这背后少不了“六边形”团队的支撑。彼时,创始成员吴世庆专注研发、王济云负责供应链、姚友军负责出口营销,经验的高起点让奥马在进入市场的危急时刻,多了一分从容,并迅速抓住市场先机。
“百亿”奥马的独特性,更在于坚定的战略定位。
奥马冰箱出口产品展示厅。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从连续14年拿下全国冰箱出口冠军,再到如今外贸疲软,却逆势增长30%以上,奥马冰箱厂的管理层都认为,奥马的战略定位功不可没——聚焦冰箱全球ODM业务。
聚焦带来效率,奥马制造效率是坚持“二八原则”,只开发占市场总销量80%以上的20%那部分产品,降低成本,把制造能力逼到极限,这种精益制造的精神是它有别于竞争对手最犀利的武器:在全球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最快效率的交货,而且做到同款产品比同行低10%—15%的成本控制。
早在2012年奥马谋求上市时,以专业挑剔著称的证监会发审委专家曾经抛出过一个难题,他们问:奥马的优势,是竞争对手能复制吗?
从团队与定位来看,“百亿”奥马是有他人所难以比拟的独特性的。21年来,正是因为奥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依托管理团队丰富的经验积累,才一直走在了行业前端。
【编者按】
向世界级湾区目标迈进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诞生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南头镇作为中山市最小的镇域,面积仅28平方公里,却坐拥3家百亿级企业、8家十亿级企业、70家亿元以上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家亿元以上企业,成为中山“亩产”最高的镇,也成为大湾区“高亩产”专业镇的代表。
在中山市南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山分社启动中山南头民企深调研,揭秘中山南头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南方+中山频道推出“南头‘亿变’”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策划】张培发
【统筹】何伟楠 曾艳春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李姗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