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火山温床,吃“海鲜”长大,遂溪红薯成为高阶市场“玩家”

南方+ 记者

在遂溪县洋青镇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这样一群“显眼包”,盖着大红“被子”,吃着高级“海鲜”,享受“医疗”保障,磨皮、搓澡、各种美容服务样样不落,经包装、扮靓后,它们走进盒马鲜生、山姆商超及百果园等高级商超,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不二之选……

“我们的红薯,生在火山土壤里,吃着‘海鲜’长大,经标准化、商品化走向高端市场。”火山红薯品牌创始人宋景标自豪地说道,早年间从事火龙果销售的他,发现日本的红薯在市场能卖80多元一斤,供不应求,而湛江红薯产量大,但获利低下,品质口感无法达到标准。

“经我们的经验判断,我们决定要实现红薯商品化。”从2021年3月,宋景标与搭档成立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锚定高端市场,提出要实现红薯的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订单化。

三年间,“火山红薯”品牌应运而生,高端红薯标准化中心、红薯一体化加工厂,全国最大的红薯糖化车间在这个小镇拔地而起,依托着科技研发、生产方式以及合作模式的创新。如今,火山红薯走进高端市场,成为国内知名红薯品牌,批发遍布全国16个一级水果市场,长期合作供应超过1000家商超和团购平台。

好环境种好薯

让红薯吃上“海鲜”

“整个雷州半岛火山发现的火山口有目前有76座,我们的火山土壤面积达到3136平方公里,占我们整个半岛面积的38.5%,火山土壤富含硒和铁元素,对我们人体补血功能是非常显著。”宋景标说道。

“火山红薯”,顾名思义,打小就生长在火山土壤之中,盖着红土“被子”,汲取最好的营养,但火山红薯不同之处不仅在于环境,更是因为选择针对高端烤薯类的独特品种,佳淳农业当前在种源上申请了自己的专利,持续锚定烤薯类的标杆和高端市场。

“我们的火山红薯吃的是‘海鲜’。”宋景标说道。有了好的种源和好的土壤,还要思考怎么喂,由科研单位和本土专家组成的佳淳农业种植工匠小组则给出了火山红薯走俏市场的流量密码——鱼肽蛋白。宋景标表示鱼肽蛋白是这群红薯成为“显眼包”的关键因素,也是科研赋能农产品的结果。

区别于普通化肥,通过海鲜鱼发酵得到鱼肽蛋白,加到滴灌系统中进行施肥,吃上“海鲜”的火山红薯,色香味美,软糯香甜,口感会得到很大提升。

采后品质提升

让红薯“住院”疗伤

要实现商品化,卖到高端市场,关键是要让红薯在货架上耐得住“寂寞”。

“湛江红薯种植当前达到100万亩,市场每年带动的一条产业链的产值破100亿元,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但是目前产业更注重种植,还没做到完全对接市场,所以我们投几千万元建这个基地,就是要注重产后品质提升。”宋景标介绍,当前佳淳在红薯产业链,补的就是采后品质提升的短板,这也是红薯商品化的关键。

“红薯在35摄氏度的环境里新陈代谢是最旺盛的,如果有磕碰受伤的话,它马上就愈合。”近年来,宋景标投入建设标准化厂房,引进国外高温糖化愈合技术,让红薯住进“医院”。通过高温糖化愈合技术,原本因采收、运输等原因磕碰的红薯外皮实现愈合、结痂,减少了细菌感染和长芽的风险。

“产后评估板块就是我不仅把红薯糖化好了、好吃了,我还能做到标准化,做到所有的渠道都能以最高的标准给到客户,让红薯的售后没有后顾之忧。”宋景标介绍,经处理的红薯货架期会延长至少半个月,存储期会更长。糖化后的红薯甜度提高,品质进一步提升,经高温愈合糖化后的红薯,能在货架上守得住“寂寞”,如今帮助佳淳实现火山红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持续供应。

合作模式创新

激发红薯商品化活力

“我们发现订单模式有很多弊端,经过两年的摸索,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宋景标说道,佳淳“火山红薯”品牌如今能做大做强,离不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为其注入的活水。

佳淳敏锐地发现,全国订单模式依靠定金、订单能把产业规模做大的案例并不多,不依靠上游,不去整合优化上游的产业,产业链互相之前较为割裂,是产不出好的红薯的。如今佳淳选择与合作户共同投资,共负盈亏。企业与合作户各投资百分之五十,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农户提供管理,彼此之间成为利益共同体。

“在新的模式引领下,合作户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去年已经实现种植一万亩,今年我们很轻松地就能扩到三万亩。”宋景标说道,在合作投资的模式下,农户投资压力减轻了,能够更加放心去种,无需担心销售问题。企业把好的方案技术融合到农户具体的管理中,让农户更加卖力地投入到种植管理上来,共负盈亏的模式,让农户能够更加注重自己的管理,把每个细节都把控到位。

做高端红薯标杆

“水果级”红薯走进高级商超

“我们的企业定位是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级红薯‘商品化’加工者。”宋景标说道,火山红薯要成为高端红薯的标杆,就要实现产品品质高端,卖的价格高端,以及卖的渠道也是高端的,如今火山红薯走向山姆、盒马鲜生,百果园等高端的商超品牌。

高端红薯需要好的种源,好的种植,好的商品化、销售处理。实现这一切,离不开系统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运作,宋景标作为“火山红薯”的操盘手,如今把“火山红薯”打造成“水果级”红薯,讲好红薯的品牌故事。

“红薯可以做蔬菜,可以做饲料,可以是早餐,在不同场景里,有不同的定义,但我们希望把它定义为水果,让人们对‘火山红薯’有新的概念认知。”宋景标希望通过水果级定位和品牌打造,助力火山红薯走进高端市场,让红薯和水果的销售方式一样,走进餐桌也能走进“果盘”,成为人们送礼、待客的好物。

南方+见习记者 陈欢 通讯员 邓鹏程

编辑 杨证民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