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开幕。星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星海星海》入选本届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将于11月22日晚在珠海金湾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据悉,经过数月潜心打磨,该剧还将于12月7日至8日首登北京,在中央歌剧院连演两场,并于12月10日参演由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七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交流展演季”。
歌剧《星海星海》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是星海音乐学院举全校之力历时两年打造的首部原创歌剧。这部剧从主创人员到全体演职人员“清一色”星海人,汇聚了学校歌剧中心、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舞台管理团队等多个校级艺术实践品牌建设平台,充分展示了学校办学的整体实力,成为代表学校当前综合艺术发展水平的诚意之作。剧目入选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2023年度文艺创作类扶持项目,并荣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
该剧讲述了音乐学院的青年学子,因排演冼星海作品《黄河大合唱》产生观念冲突,从而决定沿着冼星海的人生之路进行寻访的故事。剧目以冼星海的人生之路为创作背景,以星海音乐学院青年学子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现代和历史两个时空、两条故事叙述线相互交织的戏剧结构方式,聚焦冼星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展现了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艺术奉献,挖掘《黄河大合唱》的精神魅力和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自2022年6月广州大剧院首演以来,歌剧《星海星海》已陆续在广州、杭州等地线上线下展演9场,其中杭州演出现场合计观众2000余人,线上观看总量达853.4万次。几轮公演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鼓励,著名作曲家、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高度肯定《星海星海》的创作特色,表示剧本结构独特、音乐创作扎实、舞台呈现丰富、角色演员到位,希望剧目力争成为音乐院校艺术实践的示范性剧目。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林戈尔表示,歌剧《星海星海》着眼本土创作演出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广东制造”原创剧目,“强大的本土演员阵容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实践和人才培养的雄厚实力,为原创歌剧本土化发展和新时代中国歌剧人才培养筑根培基”。
在第五届中国歌剧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后,剧组在数月时间里围绕剧本、唱段、音乐等进行了多轮打磨提升再创作。历时一个多月的复排中,演员与乐团之间反复切磋,力求高质量参演省艺术节终评并首赴北京汇报演出。
去年,星海音乐学院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进入全国一流学科行列,重点打造了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国乐团、歌剧中心、舞蹈团、室内乐团和合唱团,取得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创作、理论与实践成果。独立完成一部大型歌剧的创演和制作,考验着一所艺术院校办学的整体实力。据统计,歌剧《星海星海》演出团队的平均年龄仅21岁。剧中扮演冼星海的“金钟奖”“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获得者王传亮、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敲响金钟的青年教师洪振翔和2022届校友陈滢竹等,都是星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的杰出代表。本轮演出,也将是两位金钟之星获奖后的首场歌剧演出,值得期待。
据介绍,未来星海音乐学院还将进行歌剧《星海星海》轻体量演出版本的打磨,并探索商业运营模式,与更多的观众相约剧场。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图片】星海音乐学院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