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主任委员刘小毅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提问,如何不断丰富乡村高品质文化供给,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首先介绍了广东提升乡村高品质文化供给水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当前,全省已建成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4000多家。在乡村文化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上,认定非遗工坊86家,完成30项乡村文物保护工程。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开展1513处革命文物现状调查及评估,打造10条省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推动全省78个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获评A级旅游景区,推荐2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认定4个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市、区)、27个示范镇、70个示范点。推动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从化区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试点。
赵红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完善乡村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启动乡村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举办第二届广东省红色旅游季活动等。同时,加快构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乡村文创产业,建成一批文化和旅游特色镇。
【采写】南方+记者 余嘉敏 陈嵘伟 姚瑶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更多报道
42.5亿元+1万亩用地指标,广东这样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
广东110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将于今年底前完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