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土拍首现“价高者得”,对楼市有何影响?

南方+ 记者

11月21日,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显示,黄埔区挂牌今年第四批次土地出让的首宗宅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挂牌地块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并未设置地块最高成交限价,意味着广州正式取消宅地“限地价”出让政策

资料显示,该地块起始价为39.47亿元,土地面积37711平方米,预计将于12月22日出让。

此前,广州先后通过设置最高限制地价,“触顶”后转入竞配建面积、“触顶”后转竞自持面积、摇号等方式,控制土地溢价,涉宅地块出让溢价长期控制在15%。

事实上,近期已经有多地取消“限地价”。据中指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在22个采取“两集中”土地出让方式的城市中,已全部发布涉宅用地公告,其中18城恢复“价高者得”,包括成都、合肥、济南、重庆、厦门、长沙、南京、福州、武汉、苏州、青岛、无锡、天津、长春、杭州、沈阳、郑州、广州

目前仅有北京、上海、深圳、宁波仍在执行“限地价”政策。

第三方数据显示,整体来看,今年1-9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223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4%。其中,9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26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7%;成交楼面均价7673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1%。

宅地“限地价”出让政策取消,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将提振土地市场情绪,带动市场交易上行预期,对当前“稳房价”“稳预期”亦将产生积极带动。

“在新的政策架构下,广州恢复价高者得的竞拍原则,意味着不再限制房价,也不再竞配建、竞自持。对开发商来说,就能根据房价水平直观地计算出利润空间,显然这是在给市场让利、休养生息,提振市场拿地的积极性。”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

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总经理杨红侠认为,此次广州取消“限地价”政策,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心土拍热度,促进市场预期的边际改善,带动新房市场回暖,加快市场筑底进程

他指出,今年以来,广州宅地土拍市场分化现象相当明显,多宗中心城区核心地段宅地竞争激烈,近远郊区域宅地多以底价成交或中止交易。今年广州共有10宗宅地触顶摇号成交,主要分布在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番禺区等中心城区及近郊热点板块。

不过,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则指出,让地价回归市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土地市场情绪,但当前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在销售尚未出现持续性、实质性转暖下,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土拍规则调整带动的市场效果或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城市在取消地价后的首拍中,出现高溢价率地块,引发市场关注。

比如合肥调整土拍规则后,首次挂牌出让5宗地块中,滨湖金融板块05号地块引来多家房企激烈争抢,并成为合肥目前单价最高的地块。

济南在取消土地限价后的首次土拍中,地块冷热差异较为明显,有两宗地块竞争激烈,竞拍轮次超200轮,其中一宗还创下2018年以来济南土地市场竞价轮次最高纪录。不过,上述2宗地块受到热捧的同时,还有7宗地块是以底价成交。

业内人士指出,土拍恢复“价高者得”的竞价方式,位置及资源禀赋不错的优质地块,不排除会诞生“新地王”。

“虽然优质地块可能会有溢价,但涨幅很大的可能性不高,因为房企也要考虑成本。”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表示。

李宇嘉认为,当前市场预期较弱,竞拍开发商不会很多,不会诞生高溢价地块,利润确定性较强。通过土地市场的情绪修复,带动下游的商品房市场。

南方+记者 周中雨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