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推进会暨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6个共建名师工作室授牌,将致力于打通不同学段学校的思政课体系,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
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不同学段的思政课能否有效衔接,是实现思政课育人成效的重要因素。
活动现场。
今年10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单位。该校作为牵头单位与清远市整合高校专家学者与各级学校的教研员、思政课名师,共同研究指导清远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会上,6个共建名师工作室授牌,方燕、邹锦花、易池德、刘志坚、黄小燕、匡乐华等教师入选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如何通过思政名师工作室,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表示,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之间要形成协同的工作机制、搭建教科研平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清远样本”。
会上揭牌成立6个大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
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认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统筹协调,有规划地推进。
“共同体内学校可以通过联合开发课程、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改研究等,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和有效衔接,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成为一个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方燕说。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孔青梅 王世海 柏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