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立冬已过,天气渐冷。等到了寒冬时节,南方地区仍难见冰雪,但在纬度较高的北方随处可见白雪皑皑,甚至滴水成冰。今天,我们聊聊成语的同时,也认识一味名字带“冰”的中药——冰片。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中药冰片
冰片,最早以“龙脑”之名载于汉末《名医别录》,后在唐代《新修本草》以“龙脑香”为正名收载本品,再到明代《本草蒙筌》便开始出现“冰片”之名:“龙脑香即冰片,味辛、苦,气温、微寒。无毒”。直至万历末年(1619年)的《药性解》,冰片才作为正名收载,随后逐渐取代“龙脑香”作为中药正名沿用至今。
在《卫生部进口药材暂行质量标准》1977年版中收载了一味名为“天然冰片”的中药,其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结晶,又称龙脑冰片、梅片等,《中华本草》则以“梅花冰片”记载了此品种,但如今已不多见。在现行《中国药典》2020版中收载的冰片有三个品种: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冰片(合成龙脑)、艾片(左旋龙脑)。
与卫生部标准收载的“天然冰片”不同,药典的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是200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的品种,往后版本具有收载,主要是相对冰片(合成龙脑)而取名“天然冰片”。而冰片(合成龙脑)又称机制冰片,是通过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反应得到的结晶,是目前含冰片的中成药生产所用主要冰片来源。艾片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也算是天然的冰片。
中医认为,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味辛、苦,性凉,归心、脾、肺经;冰片(合成龙脑)味辛、苦,性微寒,亦归心、脾、肺经;艾片性味归经与冰片(合成龙脑)相似。功效方面,天然冰片与机制冰片大概一致,均为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等。而艾片功效较为接近,唯适应症未见“胸痹心痛”。用法方面,三者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冰片,孕妇均应慎用。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还不错?【点赞+在看】来一波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