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番禺终于入秋成功

广州番禺发布
+订阅

终于!番禺入秋了!

@番禺天气

19日发布消息

今年番禺于11月13日正式入秋

较常年入秋时间(11月10日)偏晚3天

较去年(11月2日)偏晚11天

@广州天气

19日上午发布消息

广州今年在11月12日进入秋天

为什么广州现在才算入秋?

此前广州已经降温好几次

为什么现在才算正式入秋?

根据上述标准

11月14-18日连续五天

广州的“5日滑动平均气温”都低于22℃

那么在计算“5日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时

11月12日就是

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

也就是说今年广州入秋时间为11月12日

较常年平均入秋日(11月9日)偏晚4天

秋天虽迟但到

广州街坊总算告别了

今年超过200天的夏天!

(2023年4月11日广州入夏)

广州最低气温持续刷新

18日凌晨广州站(59287)

录得最低气温7.8℃

这是今年下半年

广州气温首次跌破10℃

图片来源:@广州天气

再给大家复习一下: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QX/T 152-2012)规定:连续5天的5日滑动平均气温<10℃,则以对应的气温序列中第一个<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

冷知识:

处在“无冬区”的大广州

不是每年都能成功迈入冬天的门槛

前两次入冬分别是

2018.1.29及2021.1.8

这次广州什么时候能入冬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即日起至23日

广东天晴干燥昼夜温差大

目前

广东晴燥天气超长待机

广州各区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正在生效中

气象台预计,即日起至23日,广东天晴干燥,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凉有(轻)雾,气温缓慢回升。

未来两天冷空气影响逐渐减弱,广州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气温逐日回升。天气干燥,要注意森林防火和居家用火用电安全。23日起,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气温将再次下降。

接下来几天

广州早晚依然寒凉

白天有太阳加持会暖一些

趁着晴朗天气

抓紧晾晒

广州秋天,华南师范大学粉色浪漫如约而至。(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广东天气预报

20日,全省晴天,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10~13℃,南部沿海市县15~18℃,其余市县13~15℃。

21日,全省晴天,早晨最低气温:中北部市县11~14℃,南部市县14~18℃。

22日,粤西市县晴到多云,其余市县晴到少云,早晨最低气温:中北部市县13~16℃,南部市县16~19℃。

广州天气预报

番禺天气预报

20日:晴间多云,16℃~25℃;

21日:晴天,16℃~26℃;

22日:晴间多云,17℃~26℃;

23日:晴到多云,17℃~27℃;

24日:多云间晴,16℃~25℃;

25日:多云间晴,15℃~24℃;

26日:多云间晴,15℃~25℃。

知多D:

晴燥天气怎么调理饮食?

天气干燥

饮食方面建议以温暖滋润为主

但不宜太补

尤其是容易口咽干燥、排便干结

和有口疮粉刺等肺胃燥热的人

一般体质的人,所谓“五谷为养”,可以先从最基础的主食入手,试试以小米、黑米、糯米、红豆、黑豆、眉豆、玉米、燕麦等五谷为基础,再适当搭配红枣、杞子、桂圆、莲子,灵活搭配制成原料丰富的杂粮粥,最适合秋冬之交胃肠功能偏弱、容易上火等不宜大补的人群,也是普通人群益中气、润肺燥、滋脾肾的温润食疗佳品。

五谷杂粮粥

材料:黑豆、红豆、眉豆各30克,绿豆20克,小米70克,莲子20克,百合15克,红枣3枚。

做法:黑豆、红豆、眉豆、绿豆提前浸泡几小时,红枣去核,莲子去芯,小米、百合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豆类熟烂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补中气,滋肺肾,安心神。适合脾肾偏虚、肺阴不足或兼有夜寐欠安之人。

栗子粥

材料:栗子1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栗子洗净,切口,放入开水中煮2~3分钟,剥去壳、膜。锅内加水,放入粳米,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加入栗子煲成粥,最后加入适量冰糖。

点评:补益肾气,健脾养胃。

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

可多吃一些温补益肾的食材

如牛羊肉、山药

芡实、腰果、黑豆等

白萝卜山药扇骨汤

材料:白萝卜半根,铁棍山药200克,扇骨500克,生姜3片,枸杞一小把。

做法:白萝卜、铁棍山药去皮后切块备用;扇骨切块后焯水,再与生姜、白萝卜及淮山一起放入锅中,添加少许醋,加入15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消热除滞。适用于一般人群,尤其是活动较少、胃胀不适的人群。

栗子莲藕煲鸡脚

材料:莲藕500克、去壳栗子150克、鸡脚250克、红枣6粒、枸杞5克、姜适量。

做法:莲藕洗净切块;栗子洗净;鸡脚焯水备用;把所有食材放入煲里,加入清水2升,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1小时,调味食用。

点评:补益脾肾。栗子和莲藕都是偏于平和的补益之品,秋冬季可经常食用。

对于体质较差、确有进补需求的人群

建议中医师的指导下

进行具体虚实辨证后

再有针对性地进补

例如:

气虚者可选用淮山、五指毛桃、黄芪、党参、薏米、芡实、白术、大枣、枸杞、核桃等;

血虚者可选用黄精、阿胶、核桃、桑葚、当归、熟地、黑枣等。

阴虚者可选用天冬、沙参、生地、山药、何首乌、龟、鳖、墨鱼、黑芝麻、黑豆、黑米等。

阳虚者可选用巴戟天、肉桂、冬虫夏草、羊肉、黄鳝、鲢鱼、大蒜、韭菜、胡桃肉等。

此外,可以适时添加健运脾胃、促进消化的食品,如山药、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陈皮水、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