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南粤古驿道音乐的研究者和守护者

南方探针
+订阅

“驿道道,樟林姑娘会打扮,打扮儿夫去做官,去时草鞋共雨伞,回来白马挂金鞍……”这首脍炙人口的南粤古驿道“一道一童谣”歌曲,是根据汕头儿歌《月娘月光光》整理的。歌词中出现的“樟林港”,就是南粤古驿道其中一个出海口纪念地。

2016年,广东省启动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工作,至今已发现古驿道遗存200多处,陆路遗存200多条,总长超过1000公里,而该数据也还在不断更新。

李志刚

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刚教授在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南粤古驿道沿线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自然风光为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研究南粤古驿道音乐可以为旅游文化增添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近日,中共汕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推进“潮籍名家”系列演出活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也积极参与此工作,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南粤古驿道与跨文化交流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

李志刚介绍,古人因迁徙而产生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中原文化的碰撞融汇,各自在古驿道腹地村落有所体现,对当地的美术、音乐、工艺、建筑产生了何种影响,研究其传承方式和流传历史,以及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价值。

在南粤古驿道的重要节点上,广州黄埔古港、汕头侨批纪念地、台山海口埠和徐闻海丝始发港等地域,更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宗教、建筑、服饰、饮食、礼仪、民俗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特征都有一定的体现。

南粤古驿道文化是南粤大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各主要线路和节点基本涵盖了广东文化的三大体系: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同时也涵盖了雷州文化以及高凉文化。南粤古驿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是广东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彰显地方特色、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

2016年以来,广东省大力推进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工作。

据李志刚介绍,南粤古驿道对活化与利用工作在如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工作上已做了大量探索,特别是在继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上,重视古驿道周边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对古驿道各线路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进行了重点保护,以“文创大赛”“定向大赛”“驿道游学”“一道一童谣”等项目促进乡村文化的新发展。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的传承发展。

南粤古驿道与音乐研究

南粤古驿道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融合了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海外文化,以轻盈柔美、细腻婉转的音乐风格为主,同时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

何为南粤古驿道音乐?李志刚介绍道,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粤剧、潮剧和汉剧。

在研究南粤古驿道音乐方面,李志刚认为,各界对南粤古驿道音乐的研究,可以为旅游文化增添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通过欣赏和学习南粤古驿道音乐,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粤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提升旅游体验。通过对南粤古驿道音乐的深入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李志刚认为,以空间结构、姿态和线路布局为主线,研究既涉及传承南粤古驿道文化艺术,也涉及对南粤古驿道文化艺术发展的创新和创意研究。

近年来,南粤古驿道音乐活化行动让古老音符重新吟唱在南粤大地。从《柳青娘》《出水莲》,再到《鮀城之夜》《夜色小公园》,无数音乐人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带向新高度。

此外,《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音像档案》以CD、黑胶唱片为载体,记录了南粤古驿道保护工作开展7年多来所挖掘、整理出的古道古音、民曲民调,经方锦龙、李祥霆等国乐大师以及广州交响乐团、亚洲爱乐交响乐团等知名乐队的再创作、再演绎,制作成兼具民族传统性和历史厚重感的音像佳品。

“借助当代数字化等媒介手段,对从田野考察和实证研究中得出客观结论进行数字化分析,整理、创作和推广,分析在南粤古驿道文化艺术保护与开发的作用下,岭南文化艺术的排他性、借鉴性和自我完善性的特征,拓展南粤古驿道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中的作用研究,并可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李志刚说。

南粤古驿道在海外传播

活动图片

活动图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李志刚告诉南方+记者,多年来,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也借助学校的孔子学院办学优势,不断进行南粤古驿道岭南文化国际传播的探索。

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课堂及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六所孔子学院(课堂)都曾与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活动,以“南粤古驿道文化学术交流和推广”为主题,探索南粤古驿道活化新途径。

例如广外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就曾线上举办南粤古驿道文化学术交流和推广活动。

线上课程截图

线上课程截图

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制作了丰富的演示材料,对一些生涩的词语进行了标注和重点解释,以南粤古驿道为基础,向俄罗斯学生和汉语爱好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驿站文化、信息交流系统、粤语、古驿道现代定向越野活动、广东旅游、村社文化等,系统性地展示了广东文化特色。俄罗斯朋友与老师们一起学唱了《月光光》《驿道谣》等歌曲。

广外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林雅君老师,选择了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运动来展开介绍南粤古驿道。志愿者杨柳老师不仅以照片和视频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南粤古驿道,还延伸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李志刚认为,通过孔子学院的平台,借南粤古驿道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以进一步传播中国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化视野下讲好南粤古驿道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南方+记者 沈丛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叶永康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