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中行:普惠金融扩面提质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

南方+ 记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中国银行肇庆分行(下称:肇庆中行)切实担起社会责任,坚持金融惠民导向,以县域为重要发力点,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以金融活水浇灌致富之“花”,助推“百千万工程”见效落地。

深耕县域热土,推进“整村授信”

为了让信贷资金畅通农户“毛细血管”,助力激发肇庆市乡村振兴新动能,肇庆中行根据市人民银行发布的《肇庆市信用村“整村授信”行动方案》定制了半标产品,对肇庆市24条专业村、6个专业镇参与“一村一品”特色项目内的单个个体户农户进行授信。

2023年6月,肇庆中行率先完成广东中行系统内首个“整村授信”半标项目批复落地——“肇庆分行大竹园村整村授信项目”,并在肇庆市高要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高要区罗氏沼虾“整村授信”授牌仪式活动,对高要区莲塘镇、金渡镇、白土镇及金利镇授予项目额度。

1

“整村授信”落地后,肇庆中行先后准入了高要区、鼎湖区、怀集县6个行政村,投放了15笔累计约385万授信,转变了以往传统授信模式,帮助农户实现了从“抵押担保才能贷”到“诚实守信就能贷”,带动农户经营贷款批量化作业,助力农户从“单打独斗”转化为“抱团取暖”,进一步激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聚焦绿色发展,实施“光伏发电”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肇庆中行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贯彻“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共同富裕,重点是集体富裕”的帮扶理念,在广宁县坑口镇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社区光伏发电发展。

广宁县坑口镇地理位置偏僻,生产投资条件比较薄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支撑,仍有部分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等困难群众无法自给自足,但该地区空气质量佳,光照充足,村集体用电需求量也比较大,可以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来为村集体增收。

1

肇庆中行作为广宁县坑口镇的结对帮扶行,决定从当地实际出发,取长补短,利用优质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联合中国银行广州珠江支行筹集10万元建设广宁县坑口镇坑口社区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10月13日最终建成,10月18日正式发电并网,预计每年可为坑口社区村委带来11000元的村集体收入,使用年限25年。

“有了中行支持的光伏项目落实,为我们壮大村集体收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广宁县坑口镇坑口社区党支部书记竖起大拇指说。“光伏发电”项目将坑口镇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可持续增收的资产,实现“造血”与“输血”兼顾效果,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责任担当,赋能“普惠金融”

身穿红色马甲的中行志愿者穿梭于“整村授信”和“结对帮扶”地区,积极对接全面摸清各村社产业、产品、生产和村民生活等情况,深入了解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及时帮助农户有效解决项目融资的难题。

今年以来,肇庆中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精准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将志愿服务送达“田间地头”,惠及“社区民户”。

1

肇庆中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年志愿者还经常性地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为当地养殖户介绍供销E农贷款产品,讲解金融访诈骗案例,送普惠金融服务下田下乡,实现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

2023年以来,肇庆中行共为26户农户发放685万元农户贷款,为虾农、渔农解决了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2.47亿元,较2022年新增超12.65亿元,增幅25.4%。

下阶段,肇庆中行将继续用心用情开展帮扶活动,充分利用银行平台优势,深挖适合三农发展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对接相关产业,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牵线搭桥、注入金融活水,用责任担当续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撰文】唐锦洪

编辑 吴帆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