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纺织,传承文化厚重,开启创新之门。
187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在家乡西樵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掀起近代纺织工业革命。150年后,陈启沅“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2023年的西樵纺织,既是西樵的传统民生产业和制造优势产业,也是西樵“3+3”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加快高端化、数智化、时尚化、绿色化发展。
“携手国际时尚品牌,持续追赶世界潮流。”“做牛仔面料行业的‘英特尔’。”“还要再进一步,在牛仔车间推进升级改造。”“我们企业的转型升级,要制造、品牌两条腿走路。”如西樵企业家们所言,西樵纺织升级正当时。
来自企业一线的探索实践,有效刷新西樵纺织的品牌形象和价格水平,也打开了西樵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新通路。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泽鸿表示,西樵将探索纺织产业与时尚潮流元素结合,打造更具活力的现代化纺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不断提升“中国纺织之乡”“中国面料名镇”的品牌影响力。
“樵”起岭南·纺织服装时尚周期间,“香港牛仔节”首次登陆佛山。李均良 摄
前端:
坚持创新强化区域品牌影响力
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佛山华丰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华丰纺织”)董事长、总经理陈洁萍恢复了“空中飞人”的工作节奏,频繁前往美国、法国还有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性展会,同时保持关注大牌秀场,为企业研发抓住最新潮流趋势。
华丰纺织是最早一批参与全球分工的面料企业,也是行业内第一家能够生产60支牛仔布的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关键一招。在其产品展示区,最为轻薄的牛仔布料达到80支,企业客户包括优衣库、无印良品、李维斯(Levi's)等品牌。
华丰纺织是行业内第一家能够生产60支牛仔布的企业。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行业地位的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自我加压”。为满足大客户的要求和需求,华丰纺织坚持做好看展观展、“验厂”,特别是新型布料的开发工作。
嘉宾在岭南国际时装艺术(邀请)双年展观展。李均良 摄
例如,为研制出60支棉制作而成、重量只有2安士的轻薄牛仔,企业研发团队选用细度和长度都高于一般棉花的长绒棉,携手纺纱厂采用特殊纺纱工艺,再与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合作得出专用浆料配方,还在织布环节引入智能化手段,避免手工误差导致的纱线“断头”。凭借这一拳头产品,华丰纺织在轻薄牛仔、织格布的细分领域,成为佛山首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华丰纺织还稳坐优衣库婴幼儿梭织面料“国内唯一供应商”的位置。今年,企业凭借自主研发,开始为日本品牌Jusco(吉之岛)生产吸湿快干毛巾被,与客户的合作再添新品类。陈洁萍说,携手国际时尚品牌,持续追赶世界潮流,就是华丰纺织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纺织是西樵的传统优势产业,镇内现有纺织企业840多家,形成了年产纺织面料40亿米生产能力的产业规模,棉纱、织造、染整、服装、销售、物流等产业链条完善。在产业链条前端,西樵拥有“中国面料名镇”美名,区域品牌影响力源于自主创新投入。
对于纺织企业求“新”,西樵充分给予引导和支持。2022年7月发布的《西樵镇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4年)》(下称《方案》)明确,西樵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题中之义。2023年2月,西樵推出纺织产业基地“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功能”十条措施,明确用专项政策和服务,助力纺织业企业解决引才留才难等核心问题。
2023年7月,中法设计时尚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落户西樵。西樵镇供图
佛山市致兴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下称“致兴纺织”)专注于中高端牛仔面料,是阿玛尼牛仔(Armani Jeans)、李维斯(Levi's)等世界知名品牌供应商。这些品牌的牛仔服装,不少已挂上致兴纺织的“X-FREE”专属吊牌。
“我们要做牛仔面料行业的‘英特尔’。”在致兴纺织董事总经理方军看来,品牌可转化为面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英特尔只做CPU,但很多品牌的电脑都要在产品上贴上它的Logo,以采用英特尔元件为荣。致兴纺织就是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致兴纺织专注于中高端牛仔面料,自主研发推出“X-FREE”四面弹新型牛仔面料。 西樵镇供图
“X-FREE”是致兴纺织抓住欧美消费者对塑性好、弹力大牛仔面料的需求,自主研发推出的四面弹新型牛仔面料品牌。在成功研发之前,企业研发团队用于合成并试验生产出的布料多达十几万码,这些布匹可做成10万条牛仔裤。为主动掌握世界服装潮流信息,这家西樵企业还在纽约、洛杉矶设有办事处。
持续发力,回报颇丰。今年10月16日,2023中国棉织产业(佛山)发展大会暨全国牛仔布行业年会在西樵举办,致兴纺织获得2022中国牛仔布产品营业收入“十五强”表彰。
中端:
加“数”转型促制造效率升级
如今的西樵纺织,正在立足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第一批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优势,甩开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变化首先来自产业链中端力量。近年来,西樵布料印染加工企业之间,掀起了数智浪潮。例如,佛山市南海泰源印染有限公司(下称“泰源印染”)成立于2002年5月,是集针梭织染整、牛仔纱线浆染以及筒子染色于一体的综合性印染加工企业,在2021年获得佛山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企业、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认定。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泰源印染在针梭织车间打造了自动输送系统。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泰源印染是在搬迁到新厂址时投入1000多万元,启动打造智能工厂。泰源印染董事总经理莫伟杰介绍,企业是在完成设备更新的同时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针对纺织印染行业数字化应用难点痛点,联合工业互联网供应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泰源印染在车间应用打样系统。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如今,泰源印染采用ERP、MES 、WMS等技术实现了经营数据化管理、生产自动化控制,在针梭织车间打造了自动输送系统,节省了20%人力成本和15%生产能源成本,同步提升了产品质与量。莫伟杰说,企业还要再进一步,在牛仔车间推进升级改造。
同时,西樵镇也通过数智化转型升级,促进纺织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被省工信厅评为“2022年省级节水标杆园区”,这是第一批省级节水标杆园区,也是佛山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园区、全市唯一获得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园区。
新光针织投入4000多万元,对染整车间和定型车间进行了数智化改造。南方+ 戴嘉信 拍摄
据了解,产业基地目前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9%,高于《节水型企业 纺织染整行业》(GB/T26923-2011)的重复利用要求。目前,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内拥有6家节水型企业,企业节水型器具普及率高达100%,现已实现基地内企业100%接入污水处理厂、100%达标排放,还对重点企业开展了在线监控整治工作,对产业基地内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和各单元用水现状均已实现精准执法监管。
产业基地内的所有印染企业不仅实现了蒸汽冷凝水、印染废水的回用,各企业还积极推广浅杂色低温染色工艺、环保硫化黑牛仔技术、全自动高温生态环保染色定型设备等节水工艺和技术设备,既减少了水污染物排放,也提升了纺织产品品质。
还有一个个“首创”。在西樵河岗工业区,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名杰纺织”)总投资5亿元,用一幢智造大楼,在西樵纺织行业开创“生产上楼”的先河,为西樵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
在名杰纺织的新大楼里,生产环节的数智化改造持续推进。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名杰纺织集牛仔面料研发、制造、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及纺织物流园为一体,2019年在西樵“拿地”后,打板、拉经、浆染、织造、洗水等制造工序曾被一分为二,分设于两家工厂。位于河岗的智造大楼前身为其一厂,主体建筑在拆旧建新以前仅四层高,主要负责浆染和织造环节。
变化开始于2020年。名杰纺织副总经理黄永豪说,当时,受疫情影响,纺织行业行情开始出现销量下滑、存货积压、物流受阻等问题,名杰纺织在二厂把两条后整生产线搬上四楼,效果不错。很快,全流程‘生产上楼’的项目顺势上马。
2021年3月,一幢智造大楼从打地基开始建设,名杰纺织按“使用50年”的要求设计,总投资5亿元。如今,新建大楼高65米、共11层,集拉经、浆染、织造、洗水、后整理等全流程生产环节于一身,实现牛仔裤配针织上衣从设计到自产自销的“一条龙”产业链,预计投产后年产销10亿元。
名杰纺织在西樵纺织行业开创“生产上楼”的先河。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将同步提高。名杰纺织新大楼在建期间,生产环节的数智化改造同步推进。对照目标,企业将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对经营、生产、管理的全过程监控与快速响应,节约50%的人力成本,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后端:
向“尚”生长塑造竞争新优势
在最新的发展潮流中,西樵纺织企业还在加快向设计、品牌运营等产业链高价值环节延伸升级。
长期以来,西樵纺织业以面料生产为主,存在着以加工业为主、产业供应链不足、行业同质化严重等瓶颈问题。而今,越来越多龙头企业抓住时尚化、品牌化的关键词,向产业链中高端加快迈进。
最近,名杰纺织又打出了连串新招。名杰纺织所属的黄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2021年初拍卖取得的西樵金懋大酒店,即将改造成为牛仔博物馆,还有全国首家牛仔主题酒店。目前,博物馆、酒店都在加快装修,计划在2023年底开张。
“希望借此探索西樵特色纺织产业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新模式,我们企业转型升级,要制造、品牌两条腿走路。”黄永豪兼任黄氏集团副总裁,深度参与相关项目,也是名杰纺织牛仔成衣品牌“靛蓝纹学”创始人,牵头探索企业的品牌发展。
今年9月,靛蓝纹学、名杰纺织、豪启服装、杰之启、华康纺织等西樵品牌登上2023广东时装周-秋季(第32届)秀场,共同呈现西樵纺织基地名优品牌联展。也是在这场活动中,黄永豪获评第23届广东十佳服装设计师。
“樵”起岭南·纺织服装时尚周期间,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岭南国际时装艺术(邀请)双年展展出作品。李均良 摄
新探索是为了应对新挑战。黄永豪坦言,近年来,纺织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内部竞争激烈,加上疫情冲击下市场整体萎缩,让不少企业承压。在“靛蓝纹学”注册的2019年,名杰纺织开始触碰到产销发展的“天花板”。也是从那时起,企业决定一边坚持深耕研发,一边加快品牌化、时尚化发展,发力产业链高端和高附加值环节。
同样是做面料起家,致兴纺织更早起步探索延链发展,曾联手服装品牌客户,在西樵打造成衣品牌,但后来合作方退出,致兴纺织独自坚持。在方军看来,致兴纺织在从广州新塘搬到西樵建成新厂区,并成长为牛仔面料行业强企的多年后,已走到二次转型的关口,“启动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到新兴市场发展新订单,延链发展做成衣品牌,都是我们升级发展的必选项”。
延链不易,政企合力不减。11月16日,在“樵”起岭南·纺织服装时尚周开幕式上,《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纺织行业发展平台建设”的部署进一步兑现。西樵镇政府与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黄氏亿邦等主体共建棉纱交易平台,让企业在政府协助下与棉纺厂和面料厂合作,缓冲市场价格波动。平台方还将推荐银行为采购方提供融资服务,从集中仓储起步探索共享制造、集中接单等功能,让企业充分享受供应链畅通带来的红利。
西樵棉纱供应链服务平台签约仪式现场。李均良 摄
调研手记
西樵纺织“变与新”,有四个关键词
从此次调研的情况看,西樵纺织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已经打开了西樵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笔者还发现,在传统制造业加“数”转型的共性潮流以外,西樵纺织的升级战法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全链”。在西樵纺织的版图里,不少企业专注并擅长于产业链部分环节,在具体领域练就独门功夫,甚至是“单项冠军”。一批先头部队已行动起来,积极探索设计和制衣。借此,西樵纺织加快打通从纺纱、织造、染整到服装的全产业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速向高端延伸。
第二个关键词是“时尚”。和以往相比,西樵纺织企业更注重吸收时尚潮流元素,在面料研发、产品设计、自有品牌培育等方面增强时尚属性,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与行业话语权,推动西樵纺织产业提速向时尚产业转换升级。
第三个关键词是“绿色”。西樵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坚守环保社会责任。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对纺织产业集群企业实行“三统一”工程:统一供应工业用水、统一供应工业用蒸汽、统一集中工业污水处理。目前,镇内800多家纺织企业,实现100%接入污水处理厂、100%达标排放、100%企业纳入日常严格的环保监管。保证整个产业链的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第四个关键词是“品牌”。“中国面料名镇”产业基础雄厚,但一度缺少知名品牌。而今,致兴纺织的“X-FREE”、名杰纺织的“靛蓝纹学”等西樵面料品牌和终端消费品牌“冒尖”崛起,西樵纺织的区域产业品牌影响力随之不断刷新。
在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创立150周年之际,西樵纺织再焕新,未来可期!
【撰文】陈梦
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