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笔拾遗 | 第四届世广会今日开幕,香港艺人也来“砚”遇

今日香港地
+订阅

21:24

第四届世广会今日开幕,香港艺人也来“砚”遇

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下称:第四届世广会)于今日(17日)在广东肇庆正式开幕。超千名海内外广府人共聚一堂,参与此次盛会。据了解,今年肇庆市特别在七星岩景区北门主入口,建设了以绿端石为主体的第四届世广会纪念标志。

“为什么是绿端石?”很多前来恳亲的海外新生代“广府人”不禁好奇。

“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砚台称之‘端砚’。”香港TVB资深演员黄智贤给出了“抢答”。

11月17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GDToday出品的综艺节目《路笔拾遗》之端砚篇同步上线。四位TVB资深演员黄智贤、曹永廉、汤俊明、彭迪安慕名前往“中国砚都”肇庆,登门拜访端砚名家,学习端砚知识、制砚工艺,并比赛设计了一方砚台。汤俊明自称画法“成熟稳重又带有童真”;彭迪安“自画像”引全场爆笑;究竟谁是隐藏的“灵魂画手”,谁又能成为“有粽的人”?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自古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产自肇庆的端砚,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由于其“聍水不耗,发墨不损毫”的特点,享有“群砚之首”的美誉。

在柳新祥端砚艺术馆,四名艺人见到了许多由绿端制成的精美工艺品,如莲蓬、荔枝、福猪等,色彩丰富,样式逼真。门前一尊直径210厘米、高95厘米的宋坑石鼓形端砚——《龙腾盛事砚》更是引得学员们惊叹连连,只见活灵活现的蛟龙游走于鼓身,狮首衔环两侧,气势磅礴。柳新祥说,这件作品重7吨,雕56条祥龙,融合宫作、苏作、广作三种流派,凝聚十余名端砚匠人十年的心血。

龙腾盛事砚

龙腾盛事砚

端砚中蕴含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让四名艺人感叹其中学问之深厚。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艺雕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柳新祥在节目中向四名“学徒”介绍,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更是被文人墨客推崇为群砚之首。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端溪石渠砚、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从星砚、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兰亭砚等名砚,都陪伴这些大家留下穿越前年的经典作品。从唐朝到清朝的1100年间,端砚一直属于皇家贡品,彰显着身份与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砚”“文房宝中宝”。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新祥向记者介绍,端砚颜色丰富,较为常见的是紫色、绿色和白色,此外还有相对比较罕见的黑色和红色砚石。“工匠会根据它的不同的颜色,进行巧妙的设计。”柳新祥说。

通过在肇庆的亲身体验,四名学员加深了对肇庆的认识,这里除了绿水青山,还有丰富的“砚文化”,不愧为“广府文化发源地”。彭迪安告诉记者,砚不仅可以磨墨写字、画画,还有“净化心灵”的作用。黄智贤在参观后不禁感慨制砚过程“非常之艰辛”。他说,砚是作者的心血结晶,包含了作者的毅力、汗水和心思。

据了解,《路笔拾遗》聚焦别具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节目中,GDToday记者携手四位TVB资深演员曹永廉、汤俊明、黄智贤、彭迪安走进大湾区11市,探访各地非遗瑰宝,一同体验传统魅力在现代社会如何绽放光芒。节目总共八集,由10月29日至12月17日逢周日18点在南方报业旗下平台推出,并在TVB翡翠台同步播出。


【主持】黄智贤 曹永廉 汤俊明 彭迪安 张诗雨

【出品人】侯小军

【总策划】张纯青 陈枫

【制片人】赵杨

【监制】谢苗枫 潘美臻

【导演】王勇幸

【执行导演】谭浩瀚

【执行导演】吴浩宇

【编剧】王勇幸 吴叁

【民俗顾问】陈恩维

【摄像】关杰明 于善政

【记者】张诗雨 王迪雅(实习) 赵扬悦(实习)

【旁白】李乔新

【通联】张诗雨 吴劭明

【造型设计】Netto Hair

【化妆】李隽升

【发型】陈波

【场务】姚沙溥 吴嘉杰

【后期制作】文记

编辑 佘余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