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凝聚社会组织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

南方日报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引导会员企业发展乡村产业,为滞销农产品寻找销路,到乡村开展助学、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惠州近3600家社会组织热情洋溢、步履不停。

为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惠州市民政局不仅把助力“百千万工程”列入党建工作清单,还将社会组织参与“百千万工程”作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评分指标和评优评先推荐条件。

接下来,惠州市民政局将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要求,继续引导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发达、生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提高,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作出社会组织应有的贡献。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产业项目帮扶

助力乡村旺起来富起来

11月中旬,地处东江沿岸的惠城区芦洲镇渐渐有了些许凉意。在东胜村的瑞和农业基地,晚造水稻陆续完成收割,红薯地里一片郁郁葱葱,无公害萝卜长势喜人,新收获的花生正在晾晒……

一个个欣欣向荣的场景,不仅绘就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也书写下社会组织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崭新篇章。

作为惠州市湖南商会的会员单位,去年以来,惠州市瑞和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瑞和农业”)积极投身芦洲镇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瑞和农业已经在芦洲承包了300余亩村集体土地,轮作种植丝苗米、红糯米、南瓜、红薯、花生、萝卜等农作物,同时依托企业原有的文创资源优势,开展集农耕体验、亲子互动、研学教育、美食寻踪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自从我们来到东胜村,公司旁边饭店的生意越来越火了。”瑞和农业负责人胡丽华介绍说:“这周末,商会青企部还会到我们基地进行团建活动,开一场稻田音乐节,大家一起收割水稻、采摘蔬菜,既体验乡村风情,又支持乡村发展。”

正是在这些社会组织和会员单位的助力下,乡村游火了、人气旺了,农产品销路也拓宽了,农民收入越来越多。

产业振兴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又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惠州积极鼓励、支持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民间资本下乡,在助力当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同时,努力激发乡村振兴的旺盛活力。

据悉,惠州市民政局不仅把助力“百千万工程”列入党建工作清单,还将社会组织参与“百千万工程”作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评分指标和评优评先推荐条件。截至目前,先后6次引领400多名社会组织党员走进结对帮扶村(社区),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并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此外,为更好地凝聚社会组织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今年7月,惠州市民政局还联合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开展“助力社会组织会员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活动”,为社会组织会员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合作桥梁。目前,全市共有98家社会组织会员企业享受到专属金融服务。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公益力量下沉

兜牢兜实乡村民生保障

“开饭喽!”一到中午,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青春村的独居老人李春友总会大喊一声。村里的困难老人闻声赶来,陆续到她家门口取餐。

这些热气腾腾的饭菜是由惠州仲恺高新区雨花公益互助会的志愿者们配送的。每天10时30分左右,他们便骑上电动车或开着私家车,兵分多路为全区260余名70岁以上的特殊长者送餐。

为了解决农村困难老人“吃饭难、吃热乎饭更难”的问题,2016年,雨花公益互助会发起“慈善环保餐桌,助老送餐到家”项目,如今公益配餐服务平台将服务下沉到村居,助老送餐到家服务基本覆盖整个仲恺。

这个“既暖胃又暖心”的公益项目,是惠州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慈善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筑牢乡村民生保障体系的生动缩影。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履行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部门,惠州市民政局不断鼓励各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除了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探索,针对性开展助老帮扶,打造有温度的基层养老服务品牌,还支持社会组织探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校园改造、“送学下乡”等主题活动,提供专业化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为有意向的农民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帮扶等。

今年2月,惠州市小伙伴公益服务中心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小苔花”志愿服务队横沥分队。志愿者们深入一个个困境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家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今年8月,惠州市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作为项目承接方,为芦洲镇45名残疾人学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种养培训。经过集中理论教学和实地参观学习,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农业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还收获了惠城区残联发放的鸡苗及鸡苗饲料。

在芦洲镇,惠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去年捐助20万元到惠州市关爱困难母亲基金,专门帮扶当地50户家有高中生、大学生的低收入家庭,以及有创业意向的农村低收入妇女;惠州市桓公慈善会为三洲村捐款安装路灯、为芦岗中学捐赠课桌椅……

据悉,惠州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直7个部门组建驻芦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推动建立“百千万工程”帮扶需求项目信息库,促进社会组织资源供给与帮扶项目需求精准、有效对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50家社会组织与芦洲镇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助力当地完善惠民服务基础设施。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孵化社会组织

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位于博罗县罗阳街道的观背村,是周边小有名气的旅游打卡地。走进这座千年古村落,村道旁壁画随处可见,一步一景尽显文化氛围;各类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文艺演出、特色学堂轮番上演。“自从有了‘文化部落’,我们村经常有各种文化活动,文化氛围特别浓厚。”观背村党支部委员、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春娣说。

作为首批入驻“文化部落”社会组织的负责人,王春娣对社会组织与乡村治理间的良性互动颇有感触。在她看来,70余家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进驻,为观背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公益慈善资源,不仅推动了当地乡村文化振兴,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活力。

“我们志愿队在观背村成立了一个分队,志愿者都是村民。除了逢年过节看望村里的困难家庭,村里搞活动、乡村少年宫上课,志愿者们都会主动搭把手。”言语间,王春娣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治理力量,是社会组织参与“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惠州市各级社会组织积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加农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孕育乡村良好风尚。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通过培育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探索“六社联动”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区群众、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有效联动。

在惠城区祝屋巷社区移民办宿舍小区,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在今年得到了解决。而这一切,离不开江南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孵化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

为了激活社区治理效能,办好“关键小事”,江南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移民办宿舍小区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不仅挖掘社区积极分子成立了楼栋长队伍,还发动老党员组建了业主自管小组,引导居民“自己管好自己”,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

据悉,为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惠州市民政局不仅印发了《惠州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推动71个镇(街)实现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两个全覆盖;2022年全市还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6000多个、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99个。2021年至今年7月,全市累计成立社区基金26个,筹集资金597万元;撬动多方力量参与城乡社区治理,链接服务资源1220万元,开展“惠民微实事”451件。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于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