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11月16日,一场围绕“节水优先、产业驱动、绿色发展”主题的盛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召开。
节水优先,核心在“节水”,根本在“优先”。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旨在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实践探索,深化“政产学研用”综合服务交流,加快节水技术产业化,发展壮大节水产业新业态。
在大会上,众多国内外节水实践经验在这里得以交流,前沿节水技术得以充分展示。专家学者分享新案例新理念,为现代化的节水产业凝聚发展共识,为发展壮大节水产业新业态注入澎湃动力,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
此外,《国家节水行动阶段成果》《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中期评估成果》《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等重磅内容也在大会上发布。
“智慧”水
顶层设计
专家学者共谋科学节水
专家齐聚南海之滨,共话节水事业发展。
在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来自全国水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节水新使命、节水新成果和节水新方向三个篇章,就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数字孪生以及节水产业新格局等关键议题开展“头脑风暴”,通过多元思想理念碰撞,为现代化的节水产业凝聚发展共识。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节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倒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水利部总经济师程殿龙在会议中提到,要把发展节水产业作为推动节水向纵深突破的关键一招,迎合产业节水化浪潮,发挥政府、科技和市场三方力量,紧抓节水产品及装备、节水服务两大领域,推动节水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结合近些年广东治水兴水工作实践不难发现,大力推广节水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关键出路在于推动节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事关深圳可持续发展大局。
“我在城市建设行业的30年时间里,见证了深圳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巨大变化,特别在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方面,已经慢慢从自发地点状示范、政府鼓励推广到如今大范围地铺开。”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青认为,深圳已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节水氛围。
2022年,深圳万元GDP用水量降至6.7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作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以打造美丽中国节水典范城市为抓手,聚焦超高人口密度城市和制造业大市两个特点,积极探索超大城市节水新路子。
“我们正在打造医院里的‘花园’,为了让医院环境在变好的同时提高用水效率,我们采用喷盖技术进行绿色灌溉。”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副院长王诚介绍,在医院顶层还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进行建设,下雨时,回收系统可以将雨水回收到蓄水池,实现水的可循环利用。作为“深圳市节水标杆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在今年完成了“节水型医院”创建。
“数字”水
以智谋治
打造高质量节水应用场景
数字赋能,科技兴水。一泓碧水,尽在掌中。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以节水产业为主题的专业展览之一,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汇集了产品装备制造、水务运营、第三方服务等国内外节水领域的超过250家企业,全方位展现节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
今年展区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智慧”含量提升了,数字化渗透到节水领域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了“尖兵”“耳目”“参谋”作用。
在省水利厅展区,记者看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东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的场景中,咸潮站含氯趋势、潮位站潮位趋势、三大水库计划下泄流量等信息一目了然。“数字孪生东江流域的建设实现了汛期、枯水期调度计划自动生成及智能科学优选,以及咸潮上溯、突发降雨等应急工况下,三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自动生成,实现东江流域精细化、智慧化和科学化的调度动态管控。”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郭磊说。
在深圳罗湖智慧水务等众多城市和业务场景,软通智慧与华为共同开启了用城市智能体赋予城市生命力的建设实践。通过城市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可以监测排水口、雨水管井、降雨量、水库水位、河道水位等各类信息,为节水充当智慧“参谋”。
深水咨询开发的节水载体智慧管理平台,融合前沿的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通过基础、管理以及意识三个层面的系统功能,打造一套智能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系统。“我们设置了管理者电脑端、用水户电脑端、管理者APP端,对已获节水型称号的载体进行动态节水管理,实时诊断节水载体超标状况,减少传统人工现场核实的负担。”深水咨询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大会还有一个重头戏:积极推动市场供需对接。据悉,在本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在智慧建造、绿色节水产品及装备、智能检测机器人领域,成功促成了环境水务运营方与节水基础设施生产企业达成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大会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116亿元。
“文化”水
多点开花
拧紧“节水阀”做活“节水+”
滴滴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近年来,深圳积极推进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除了推广节水技术外,我们还应该推广节水文化,如果节水意识可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节水成效将会大大提高。”叶青在大会上如是说。
培育节水志愿服务团队,是深圳市推动节水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节水领域专家、志愿讲师以及爱好环保的市民组成了我们这支2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深圳市节约用水志愿服务总队代表赵伟玲告诉记者,队员们通过不间断、网格化、全覆盖深入各类场所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助力营造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的浓厚氛围。
节水与人的生活还可以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在溢维环境展区,一件件“非水染色”衣服让不少观展者啧啧称奇。在我国,印染行业生产用水量大,污水排放多,是最为耗水的工业品类之一。
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非水染色业务高级经理杨春烜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通过非水介质染色技术,实现衣服着色环节零用水、零用盐,废水近零排放,染料利用率可达97%,大大降低了纺织印染行业对水的依赖。
推动生活节水,还需要加强节水型器具的推广普及。比如东海集团的智能水表、宁水集团的水质监测仪以及各种节水龙头产品等,覆盖用户用水的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节水效果。
据了解,广东近年来节水产业发展迅速,全省备案各类水效标识产品1.6万个,获得节水产品认证证书745张,陶瓷卫浴、生活器具、绿色家电、微水洗车等智能节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年产值超千亿元。
以“会”聚展,以“展”促商。本次大会充分发挥了科技、产业、政策的叠加效应,坚持以节水科技引领创新,积极推动节水技术装备产业化,大力发展节水第三方服务,有效提升节水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强化节水宣传引导,积极培育打造节水产业经济新业态。
【采写】南方+记者 黄思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