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探索“百千万工程”新路径,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南方+ 记者

   受访者供图

近期,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以下简称“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召开。这是一次推进会也是一次总结会。会上宣读了“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惠阳区有1个镇7个村入选。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自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首次提出,惠阳区大力推动落实,将其作为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制定突出特色的“一县一策”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路径,统筹全区资源力量,着力把区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受访者供图

提升全域综合实力

打造新战略性、支柱型产业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兴交通、强产业、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年初,惠阳淡水滨水公园开园,800多名惠州市民、长跑爱好者聚集在新的“城市公园”,用奔跑欢度春节假期;今年底,预计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工程主线完工,目前其已完成工程土建工程工作量95%,这条交通干线串起包括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在内的多个产业园区,贯穿沙田、淡水、秋长、新圩4个镇街,通车后将为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提供重要助力;如今惠阳有规模以上新型储能企业33家,今年新动工储能项目15宗,计划总投资10亿元,达产产值超60亿元,年底前计划再动工2宗,达产产值15亿元......

这是惠阳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形成的具体实践。

   受访者供图

县(区)是“百千万工程”中的“百”,是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火车头”。惠阳区着力推动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城市发展引领力全面提升,打造名副其实的“智造高地 活力惠阳”。

为实现目标画就“施工图”,4月上旬,《惠阳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同时,还制定了《惠阳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编制重大突破性抓手、重大改革事项、重大典型培育等三张清单,让实施路径更加明晰。

县域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战场”。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提出,大抓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县域产业集群。

   受访者供图

惠阳强化县域经济产业支撑,持续推进建设两大千亿园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新型储能等产业,聚力形成具有惠阳特色、区域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是惠阳区主导产业,惠阳计划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持续发力,借助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未来加快打造 5000 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受访者供图

新型储能产业是惠阳制造业的“新势力”,惠阳把新型储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打造,已初步形成正极材料前驱体、负极材料、储能电芯、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和锂电梯次利用及拆解的全产业链条,两个十万吨级电解液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惠阳全力确保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空间,已在中韩(惠州)产业园平潭片区规划2.24平方公里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其中首开区超过1000亩,目前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正有序推进。同时,不断优化、拓展惠阳新材料产业园的空间布局,为新型储能电池材料项目、锂电材料提炼回收项目的引进保障空间。

接下来,惠阳将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补齐正极材料、隔膜等锂电产业链环节,在石墨烯、气凝胶等储能材料领域以及铁铬液流电池、氢能等先进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性布局。快速落地一批新型储能应用示范项目,全力以赴打造承载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发展的首选地。

   受访者供图

在更好的协同发展方面,惠阳锚定惠州市委提出的定位,提升中心城区能级。

把交通建设摆在区域协同发展首位,惠阳着力构建内畅外快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惠州机场扩建升级,打造千万级干线机场;推进深汕高铁、深惠城际等轨道交通建设;推动惠霞高速、惠坪高速等“丰”字交通项目建设;年内实现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等连接深莞道路全线通车,促进与大湾区核心城市高效联通。

交通加强“硬联通”,城市品质构筑“软实力”。在持续推进城市“微改造”的同时,惠阳加快城市新片区规划建设,启动厦深高铁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打造“站城融合”大型综合体,协同推动周边区域综合开发,打造惠阳城市新坐标。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画就蓝图,展开探索,持续为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伴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稳扎稳打、久久深入,城乡发展格局将发生改变,惠阳着力补齐短板,让未来马车将奔跑得更快、更稳。

激发提升“镇能量”

推动更多中心镇、专业镇和特色镇崛起

镇(街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节点,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会地。惠阳9个镇(街道)是串连起区与村的纵横链接线。向上,能为全区经济提供强有力支撑;向下,能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全区统筹下好一盘棋,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惠阳正以强劲的势头推动更多中心镇、专业镇和特色镇崛起,进一步激发“镇能量”。

立足发展现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因素,惠阳引导各镇(街道)深入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受访者供图

新圩镇是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是千亿级园区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所在地,今年上半年,产业园重要组团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完成招商81家企业,其中37家企业投产;二期招商21家,另有10家意向企业。如今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正积极申建省级高新区,力争全年突破300亿元产值,完成园区招商10.5万平方米,供应产业用地175亩。

三和街道是惠阳打造的首个千亿级园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的主阵地,同时也是省级开发区。今年继续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开发区扩区扩容,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今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完成产业用地整理1200亩、供应土地400亩。

农业大镇也各自精彩,展开国企助力粮食生产、乡村振兴模式探索的良井镇总面积72.02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及农业用地占镇域总用地的80%,正聚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良井镇委副书记邓勇光介绍良井镇有17个村1个社区,总共有100多个优质农产品,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能提供独特的乡村体验。“几乎每个村都种植有特色农产品,如围龙村的圣女果、新塘村的凤梨、大湖洋村的莲雾、矮光村的贝贝小南瓜等。”

“我们想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把它变成我们的产值。”邓勇光说,如今良井正将一些零散的种植基地串珠成链,建起集种植、观光、采摘等为一体农业公园。同时以镇域为单位打造“粤良井”品牌,把成熟优质的农产品统一认证贴标,提升销售价值,提高市场影响力。

同样在建品牌的还有平潭镇,这个农耕历史悠久的乡镇正着力打造稻乡品牌,建成一条总长约20公里的“平潭稻乡田园风光示范带”。以全镇18个行政村(社区)与86家农民合作社为主体,16.8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和6200亩鱼塘为基础,千万级机场干线和“20分钟都市生活圈”为优势,聚焦集约型品牌化水稻种植、订单式业农特产品冷链加工、产学研式休闲观光渔业三大方向,持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这种发展方向正是惠阳区发展精品农业思路的践行。

“惠阳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占GDP的比重大约是3%左右,但惠阳农产品丰富,又临近深莞市场,非常适合走特色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的路线。”惠阳区副区长何金华说,惠阳如今正谋划打造农业区域品牌,让镇隆荔枝、平潭淮山、永湖慈姑、良井果蔬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圈”,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既要产业兴也要环境美,“内外兼修”美丽圩镇打造正在路上。目前,惠阳区实现宜居圩镇标准全覆盖,其中良井达到“示范圩镇标准”。8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今年惠阳抓好省农房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圩镇示范样板。2023年计划完成不少于6000户存量农房微改造,建设或改造集中连片、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绿色农房或装配式农房不少于500户。

   受访者供图

展开乡村新探索

为乡村找起“合伙人”

惠阳有134个行政村,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过程中,惠阳提出,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区工作取得新成效。经过试点探索,一批结合本地实情的发展新思路、新模式陆续涌现。

大抓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提质升级是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的行动之一。惠阳区已展开实践。

良井镇矮光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仁聘在期盼着今年的收成。“以前这里是村民零散的土地,年初我们拿到了惠州首笔‘村组贷’12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将村里1364亩土地集约起来,后来又与国企达成合作,合力‘耕作运营’。”李仁聘说,经过集约,“小田”变成“大田”,一些边角旮旯地也利用了起来,村民成立合作社成为拥有千亩田地的大农户,种地不再小打小闹,还能统一用机械化设备,节约了人力和财力。“其中524亩种上水稻,另外一些种上蔬菜和玉米。”

3月20日,惠阳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良井镇人民政府、良井镇矮光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三方签订框架协议。聚焦“流转、托管、加工、品牌”粮食生产全链条融合发展,探索实施国企助力粮食生产新模式。

新模式运转下,国企当起村民的“种粮合伙人”。惠阳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与良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良井镇属国有企业)共同注资500万元,成立良农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一体化负责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商业化运营。与矮光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土地代耕代种及加工生产服务协议,实行统一耕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的标准化生产。再将收成后的稻米打造成品牌售卖出去。

“这种模式下,村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李仁聘介绍,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且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增加非农收入,同时农忙时还能返聘回地里。另外,良井镇乡村振兴事务中心主任周毅辉介绍,不仅租田的农户有收益,村集体、“粮食合伙人”也有收益。

“今年7月份,首批粮食丰收,每亩收成晒成干稻谷大约在650斤左右。”李仁聘说。

   受访者供图

“探索国有企业与基层共赢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意义非凡。我们将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为惠阳乡村振兴释放更多动能。”惠阳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强与其他乡镇合作交流,扩大农用地种植范围,计划打造“种植—加工—存储—销售—配送”的全链条产业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为此次试点的主体之一良井镇,也从中受益,再次更新发展思路。邓勇光介绍,良井计划扩大规模,实施万亩粮食种植基地项目。不断完善合作模式,计划实施由农户、村小组、村委以土地等资源以保底租金与收益分红形式作价入股,与运营公司组建粮食生产联盟,进一步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类似的探索还在持续开展中,引入民营企业探索以工补农的惠阳模式;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打造惠阳区农产品直供配送平台.....乡村振兴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惠阳区计划展开多赢探索,由国企等牵头建立经营实体,发展产业项目,带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以解决农村资源弱小而分散这一制约发展核心问题。多方联动下,城与乡的连接也将越来越紧密。

惠阳平潭新圩村启动集中连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试点项目

打造“光伏村” 村企共享“阳光收入”

站在惠阳平潭新圩村村委会楼顶,一眼望去,楼下是连片种植的淮山粉葛郁郁葱葱,楼上是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按计划,不久的将来,这些太阳能电板将覆盖村民住宅,源源不断的产生清洁电能,既为村民增收,又能节能减排。

   受访者供图

采访时,平潭镇新圩村村委会主任钟伦辉家中的屋顶光伏已经建好。而9月份时,记者在村委会正遇见他拿着设计方案对电话那头说:“我家的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我先做,你跟着我就放心好了。”

平潭镇新圩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海河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村委会陆续接到村民咨询,来打听怎么靠阳光赚钱。

这是惠阳区发展新型储能产业路上,与乡村共享发展成果的探索。这几年,新型储能产业正热,惠阳平潭镇依托古瑞瓦特等龙头企业,迎来产业飞速发展,从传统的农业镇走向了工农融合的道路。

发展路上不能让乡村掉队,惠阳探索“政府引导+市场投入+村民参与”合作发展模式,在新圩村集中连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试点项目,打造新型储能现实应用场景的同时,让企业与村民共享“阳光收入”。

   受访者供图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惠阳区城投有限公司和古瑞瓦特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双碳”子公司,租赁新圩村村民和村集体楼房屋顶、棚顶、空地等闲置空间进行光伏资源开发,与村民共同开展“阳光生意”。

其中,企业负责光储充设备建设安装及后期运营维修等费用,享受光伏发电的电价收益。村民则“零成本”享受出租闲置屋顶带来的租金收入,同时还能额外收获村集体公共场租赁收益补贴。

根据测算,通过“私宅屋顶租赁+集体租赁分红”“双路径”收入模式,村民每年获得的总收益可覆盖其80%以上的电费支出。同时,村集体公共场所租赁收益的剩余部分将用于村庄美化绿化、公共基础设施修缮、百姓欢乐舞台等公共事业发展,促使光伏发电收益持续“反哺”村民,形成农村经济发展“造血”与“输血”良性循环。

如今新圩村公共场所的光伏板已经安装完毕,正在推动更多村民加入项目中。

“如果试点顺利,新圩村将被打造成‘光伏村’,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也不断完善运作模式,计划成熟时,进一步在全镇企事业单位及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推广光储充一体化试点项目,持续提升新型储能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受访者供图

惠阳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计划

各镇(街)定位:

结合实际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各具亮点的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淡水街道要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和特色商圈,大力发展新业态,因地制宜做活村组经济。

秋长街道要围绕交通对接、产业协同、乡村旅游等方面,聚焦打造“深惠协同发展桥头堡”。

三和街道要全力建设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的千亿园区,发展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新圩镇要着力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加快惠深产业协同发展。

镇隆镇要聚焦“东坡荔乡,品质镇隆”,高标准打造东坡荔乡观光示范带,做强做大荔枝产业。

永湖镇要积极打造休闲体育特色镇,探索“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登山、水上运动、露营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

沙田镇要紧紧围绕“中心城区后花园”定位,建设城郊型乡镇,既要发展城市风貌,更要保留乡村味道。

良井镇要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镇,聚力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平潭镇要围绕平潭稻乡品牌,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积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目标:

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区经济总量力争突破11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60:1以内,初步形成产业优质兴旺、田园生态优美、城乡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态。

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建成3个经济强镇(街道)、18个和美乡村,中国式现代化惠阳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

2035年,全区经济总量力争突破2500亿元,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全区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字】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陈丹娜 黄俊杰 吕露雯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除署名外)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