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遥田丝苗收割忙

现代农业产业智库
+订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韶关市新丰县委县政府近年来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科技创新驱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引进良种良技良法,创新水稻产业经营模式,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粮食安全。

11月13日上午,新丰县遥田镇在大马村举行“遥田丝苗米开镰收割仪式”,以现代水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展示乡村振兴新成果,展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模式。省农科院科技合作部曾祥山调研员、省人大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巍、遥田镇委副书记、镇长员飞、副镇长赖道学、水稻所赵雷博士,经信所农村科技特派员等参加活动。

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深秋的季节铺满大地,映着青山绿水,衬着白墙黛瓦,成为绿美乡村的一副最美风景画。大家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挥舞起手中的镰刀,收获起株株稻谷,体验着劳动的喜悦,畅想着未来的梦想,欢声笑语荡漾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伴随着“隆隆”的马达声穿行在金色的稻田里,源源不断地将稻谷收起后装进运输车里,拉到附近的稻谷烘干和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成香气四溢的遥田丝苗米。

据遥田丝苗米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绿源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李启杏介绍,遥田镇委、镇政府和镇村帮扶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致力于水稻全产业链发展。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邀请了省农科院水稻所、经信所、植保所等科研单位专家团队,引进了13个水稻新品种。在遥田通过两年的试种、对比和筛选,选出了2-3个适合遥田种植的丝苗米品种,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预计晚造产量亩产千斤以上。目前,在政府和专家大力支撑下,已初步形成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育秧、种植生产和烘干加工等链条式发展,实现了粮食产量逐年增产。员飞镇长、陈巍队长则表示,期盼在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快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计划明年重点推进水稻集中育秧、遥田丝苗米加工生产线、遥田丝苗米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建设,补链强链,延伸价值链,创新传统农业发展新模式,确保粮食安全,使遥远的军田在新时代的今天焕发新的勃勃生机,再造新粮仓。

曾祥山表示,省农科院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1310”重要工作战略部署,严格按照院领导指示和要求将科技助农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依据遥田镇村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和产业发展实际,整合全院科技成果和专家力量,为遥田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在水稻产业全链条发展上给予科学的精准的科技支撑和专家指导,建议充分利用遥田山清水秀优越的生态环境,利用好冬闲田做好冬种,一是冬种蔬菜,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冬种绿肥,改良提升土地肥力,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随后,立即安排了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水稻所专家尽快制定方案,落实推进,力争见到实效。

【来源】省农科院韶关分院

【撰文】肖广江

【摄影】赖道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