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蛮腰”解难题!海珠这样落实“百千万工程”

南方+ 记者

“每天准时会看到他们巡逻的身影,每一步都是士气昂扬、朝气蓬勃的,让我们倍感安全、倍添活力。”居住在广州塔景区范围的街坊对巡逻队员连连称赞。

17738步,是广州塔景区每位巡逻队员平均工作一天的行走步数,他们巡逻中的每一步,都在回应群众对景区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推动景区综合环境品质提升。

记者从海珠区赤岗街道获悉,近日,该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推出广州塔景区全域服务治理项目,有效破解城区发展和治理过程中的难题,着力提升城区综合环境品质。

广州塔景区。

广州塔景区。

作为广州的城市名片,广州塔景区是展示城市魅力、市民素质、治理效能的重要窗口,其发展是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内含广州塔、海心桥、媒体港、珠江夜游等打卡点和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千万人次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以前,广州塔景区存在重大节假日大客流期间管控压力大、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六乱”问题屡禁不止、共享单车等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不文明行为无人劝导等问题。

如何治理好景区综合环境和服务好慕名而来的游客,让珠江沿岸成为市民群众的“乐活空间”、中外游客的“乐游之地”,擦新擦亮广州城市的亮丽名片,一直是赤岗街道作为属地管理街道积极探索的工作项目。如今,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朝气蓬勃的巡逻身影、随处可见的“红房子”马甲志愿者、景区党建联盟、组建海珠区首个楼宇党委、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平台……这一系列都是实施全域服务治理项目以来采取的亮点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因地制宜创新

形成“1+1+4”景区治理服务模式

海珠区赤岗街道立足区域定位,发挥资源链接优势,逐步形成“1+1+4”景区治理服务模式。

“1+1+4”景区治理模式分别是:依托1个党建平台“党建联盟”,统筹景区管理服务和规划提升工作,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完善1套标准体系,整合队伍力量,细化景区全域化治理。紧扣平安建设、品质提升、科技赋能、便民服务4个重点方面,狠抓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模式。

同时,赤岗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融合、核心作用,整合政务数据、公安、交警、城管、文广旅体等有关部门人员力量,深化拓展红联共建机制,加强与广州塔、广州地铁、有轨电车、广州国际媒体港等景区重点企业及各社区党委等多方党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合作,着力构建广州塔景区党建工作联盟,成立海珠区首个楼宇党委,统筹落实广州塔景区环境保洁、交通秩序维护、“六乱”整治等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及景区规划提升工作,形成“统一领导、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今年初,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召开广州塔片区区域化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党建共建单位围绕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景区管理提升、国际化街区试点建设、人文历史资源挖掘等工作建言献策,进一步发挥党建聚合力作用,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共建共治共管的联动平台。

赤岗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广州塔景区在党建联盟的引领下,强化景区内党组织多方对接和资源融合,工作日每日工作覆盖总人数超4万人次,重大节假日每日工作覆盖总人数超10万人次,工作成效得到了国家、省、市、区的充分肯定。2022年,广州塔景区作为海珠区首个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区域在广州市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榜单。

打造管理新标杆

绣花功夫细化“治理精度”

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复苏,城市IP、“特种兵旅游”、错峰出游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未来,赤岗街道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通过加强景区队伍建设,创新队伍管理模式,聚焦治理、服务两个维度,从推进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文明创建、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城市运营六个方面“定责任、定标准、定结果”,构建景区治理标准规范体系,高标准打造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服务治理典范。建立健全月度考核机制,强化问题发现、整改闭环管理,今年以来考核发现并落实整改问题578个。

群防群治打造“平安景区”。始终以安全为景区第一要素,整合多方保障力量,平战结合确保景区平安有序。重大节假日期间启动联勤指挥机制,联合20家联勤单位做好景区秩序维护、安保维稳各项工作,日常推进景区6个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加强景区巡查,密致排查景区安全隐患。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景区日均发动安保、保洁、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城管及辅助力量等共约200人次,做好“六乱”整治秩序维护、安全排查等工作,织密织牢群防群治网。

加强秩序维护打造“平安景区”。

加强秩序维护打造“平安景区”。

精细管控打造“整洁景区”。去年,景区引入智能清扫“员工”——“阳光”,实现作业全过程无人自动化地面垃圾清扫,扫除包括落叶、矿泉水瓶、纸巾等常见的垃圾。其有趣的外表、能与游客互动的功能常常引得来往的市民游客驻足参观。在“阳光”的助力下,景区保洁服务不受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影响,超大的容量能实现“途经一处一片净”的效果。同时,日常每天投入保洁人力65人,重大节假日期间每天投入保洁人力90人,针对大客流后景区遗留垃圾问题,安排通宵班进行地面清洗,落实全天候保洁,并对保洁区域实现日检查、月考核机制,确保景区达到“十无十净”标准,打造“席地可坐”景区。

实行精细化保洁打造“整洁景区”。

实行精细化保洁打造“整洁景区”。

此外,常态化设置6个卡口位严控非机动车等进入核心区,重点整治流动商贩、经营性拍照等违规行为,营造“六乱”整治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劝退非机动车进入景区约10万次,开展“六乱”联合整治行动100余次,营造干净整洁市容环境。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景区”。启用广州塔景区智能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感知、AI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整合各领域要素数据联动融合,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平台,以“数联、物联、智联”三位为一体,满足报事报单、轨迹定位、人员调度、数据统计等多项功能需求,实现“可观、可感、可调度”。此平台更是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数字孪生优秀案例。

配备智能移动终端打造“智慧景区”。

配备智能移动终端打造“智慧景区”。

此外,景区还为巡逻队员统一配备电子工牌、对讲机,合理规划人员点位布局,切实提高队伍发现问题、快速处置的能力。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协调建设智慧灯杆、智能斑马线,为景区治理服务提供综合性数据支持,提升景区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水平。

优化服务打造“便民景区”。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组建文明引导队伍和“女子特勤服务队”,重大节假日期间每天发动超过100名志愿者、社区在职党员、社区专职力量开展景区志愿服务,传递城市温度。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在海心桥广场设置便民服务点,在阅江西路等路段设置停车疏导区,有效缓解广州塔路拥堵和游客停车难问题。协调统筹推进信息指引标识设计工作,优化完善核心区信息指引标识体系建设,为来往游客提供更舒适优质的观光体验。

未来,海珠区赤岗街道将继续探索、完善广州塔景区全域服务治理新路径,以“绣花功夫”落实景区环境保洁、秩序维护、“六乱”整治等综合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确保景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实现城区品质再提升。

【文字】南方+记者 吴雨伦

【摄影】苏韵桦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