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吨 广东人托起又一个“新蓝海”!

南方+ 记者

01:29

(年产800吨 广东人托起又一个“新蓝海”!时长共1分29秒)

年产800吨 广东人托起又一个“新蓝海”!

“福建鲍鱼年产量占全国的大约80%,但产自福建的鲍鱼不少是被广东人吃掉的”。在日前广东海珍宝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珍宝”)开业仪式上,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鲍鱼分会秘书长游伟伟在进行《中国鲍鱼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展望》主题分享时谈到,广东是鲍鱼消费大省,对食用便捷的鲍鱼预制菜产品需求旺盛,海鲜类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近三年来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可达5165亿元,其中海鲜类预制菜赛道发展尤其迅猛。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水产预制菜研究报告2023》预计,2026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顺德预制菜产业增长迅猛,规模企业涌现

据了解,海珍宝首期规划面积约两千平方米,年产能达800吨,专注于鲍汁鲍鱼、盆菜、海参和花胶等中高端预制菜系列即热食品的加工。广东溏香楼和海珍宝公司董事长朱昂表示,我们将打造知识型企业,包括与国内知名院校的科研资源相结合,包括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合作,构建“科研和产业”“博士和厨师”“实验室与厨房”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

现代海味加工厂

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谭逢显介绍,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顺德对预制菜产业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像海珍宝这样的规模型企业涌现,产业也初具规模。仅去年一年,顺德预制菜产业营收就超87亿元,同比增长约46%,出口金额约14亿元。目前,顺德区拥有40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企业获广东省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资格,总量居全省第一。

鲍鱼养殖看福建、消费看广东

在消费端带动下,近年来鲍鱼养殖技术、产量在不断提升。

《中国鲍鱼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3—2030年)》随着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发展,现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水产养殖业。全球主要鲍鱼养殖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鲍鱼养殖国之一,鲍鱼海水养殖面积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我国在鲍鱼品种改良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例如厦门大学贝类遗传育种科研团队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东优1号”杂色鲍、西盘鲍和绿盘鲍3个国家级鲍鱼新品种。打破了国内大规格精品鲍鱼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推动鲍鱼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鲍鱼是一类非常适合制作成预制菜的食材。”游伟伟还说道,鲍鱼的烹饪相对来说较为繁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鲍鱼进入家庭这一巨大消费场景,而鲍鱼预制菜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这在鲍鱼消费大省广东,尤其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蓝海市场。来自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鲍鱼分会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鲍鱼的加工量从5%迅速发展到30%,预计这个数据达到50%。

新国通集团总经理郑嘉源也谈到,一些对烹饪技艺要求高、既耗时又费力,但营养价值好的中高端预制菜,例如鲍汁鲍鱼、海参和花胶等即热食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广东溏香楼一直深耕鲍参翅肚行业,先后在福州、大连等地建立海产品养殖及初加工基地;在下游领域,则以广佛为中心点,扩展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消费市场的营销渠道。今年决定承上启下,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拓展中游领域,与新国通集团强强联合,在顺德打造海珍宝这座现代化海味加工厂。

【采写】 南方+记者 李劼

【拍摄】 南方+记者 王俊涛

【剪辑】 南方+记者 周鑫宇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