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语音通话后,她差点给“教授”转了40万

南方+ 记者

“那是骗子,千万不能转!”电话这头,一个声音正焦急提醒着,电话那边,一个念头正悄然萌生,“难道是‘女儿’在骗我?”正是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对“女儿”产生的一丝怀疑,市民王女士的40万元在最后一分钟保住了。

近日,深陷冒充熟人诈骗的市民王女士被公安机关及时劝阻,没有遭受损失。11月10日,王女士携锦旗来到澜石派出所,向警辅人员诚挚道谢。

王女士携锦旗向警辅人员致谢。

王女士携锦旗向警辅人员致谢。

“教授”遇困,“女儿”求助

“妈妈,我们的教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帮帮他吗?”11月7日8时40分许,王女士接到了一个微信好友添加的请求,见对方的头像和女儿的一样,便半信半疑地添加了。而对方也适时地发来了“解释”。原来,“女儿”的手机放在衣兜里,洗衣服的时候被扔进洗衣机一块洗了。由于忘记了微信登录密码,原手机也不能用,她这才申请了新的微信号。

见王女士仍有迟疑,“女儿”于是开启语音通话,向母亲求助。“妈妈,我们的大学教授家里出了变故,家人需要做手术。他因为不方便而把40万元转到了我的账户上,让我帮忙张罗。但我的手机被水泡了,现在用不了。你可以添加教授的微信,先把钱转给他吗?比较着急!”

王女士与“女儿”的聊天记录。

王女士与“女儿”的聊天记录。

王女士在通话中听到了“女儿”的声音,没有细加思考和核实便全盘相信了,还立马便添加“女儿”发来的“教授”微信号,准备转账。然而,由于数额较大,微信转账失败了。为解“教授”的燃眉之急,王女士决定到银行柜台办理转账业务。

及时出手,止损40万元

在王女士转账的同时,佛山市反诈中心禅城分中心也收到了预警信息。为了守住群众的钱袋子,接到劝阻指令的澜石派出所警辅人员兵分两路,一方面联系银行“稳住”王女士,另一方面立即致电王女士,开展先期劝阻工作。

王女士与“女儿”的聊天记录。

王女士与“女儿”的聊天记录。

“那是骗子,千万不能转!”正在银行办理转账业务的王女士刚接通电话,民警便直指这是一场骗局,并结合案例苦口婆心地劝说。王女士暂停了转账,仔细回想整个事件的经过,发现当中确有不妥之处,只是当时心里焦急没来得及细想,这才落入骗子的圈套。

随后,在劝阻民警赶到现场后,王女士直接致电在外地就读大学的女儿,一番沟通之下,发现整个“求助事件”实属子虚乌有,也印证了民警的说法。“感谢你们!不然我的40万元就没了。”11月10日,王女士携锦旗到澜石派出所,向警辅人员道谢。

民警介绍,骗子通过骚扰电话等手段录取了王女士女儿的声音,再通过非法软件合成处理,从而可以通过伪造声音,在语音通话中获取事主的信任。

“嫌疑人玩的就是信息差。”民警表示,骗子利用母女两人分隔两地、短时间内彼此互不了解对方的情形,编造事件“求助”,再通过科技手段伪造变声获取信任,进而实施诈骗,“他们就是赌当事人不会电话核实。”民警说道。

禅城公安提醒,在社交软件上,遇到任何人、任何涉及资金转账的求助,请务必电话或当面进一步核实,清楚了解事情的全貌后再作下一步打算,勿盲目转账,谨防诈骗。

南方+记者 刘佳伦

通讯员 胡荧彬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