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美德遇到实证研究,该如何正名?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正余弦

一个遗失的钱包,能否折射出一个国家的诚信水平?

故事要从2019年学术期刊《科学》的一篇论文说起。国外研究人员在全球40个国家355座大型城市开展了一场“丢钱包”的实验,统计这些城市的电子邮件回复率,以此作为公民诚信度的指标并进行排名,结果显示中国排名最末,引发不少中国网民的质疑和不满。

一代代中国人毕生坚守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拾金不昧”,怎能被轻易否定?网友自然会感到不满。首先,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每日查看电子邮件的习惯,结论显然不够客观。更不必说是在“捡到钱包”这样紧急的事情上,发微信、打电话或是交给警察才是多数人的反应。比如,“民工捡到电脑原地等待失主90分钟”“交警寻找三小时联系上丢包老人”的新闻俯拾皆是,拾金不昧的故事时刻都在发生。外国学者死板套用研究范式得出错误的结论,岂不是“睁着眼说瞎话”?

当然,反驳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选取贴近实际国情的指标,试图复制这一实验,为传统美德正名。经过充分讨论、严谨实施和数据分析,他们得出了高信度的结果——电子邮件回复率为27.4%,与原实验数据差距不大,但钱包回收率却达到了77.8%,并为这一结论找到了对应的理论支撑,实现了社会研究“科学环”的逻辑闭环。这一结果被发表在另一国际权威刊物上,也为深入解读中国文化观念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和指标。

这是一次看似无甚必要的实验,但我国研究者却将过程做到严谨,让结论无懈可击,用理论和实证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值得点赞。优秀传统美德和厚重历史底蕴融入血脉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自然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而如何讲给外界听,却是件“技术活”。加之传统美德中还有一样“含蓄之美”,许多人不太会主动开口自证。正如团队中浙江大学的杨芊教授所说:“这是一次重建学科范式的机会。”创新本土文化语境下的学科范式和测量指标,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是在消融学术上的偏见误解,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可为世界更好认识中国打开一扇客观真实的窗户。

记者笔下的一个小细节,让笔者颇有触动:项目组在成都时,一名同学不慎将摄像器材落到地铁上,被一名乘客捡到后通过工作人员交还,恰巧笔者也刚体味过丢失手提包被好心人送还的那种幸福滋味。透过实验,我们重温了那些“习以为常”的小感动和“小确幸”,这或许也是其价值所在。无论是“实证”还是“心证”,我们都期待这些小小的感动能汇聚起来,让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编辑 李静娴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